
潛水員在黑龍潭完成探測後浮上水面。李祥瑞 攝影
東北網8月2日訊 鏡泊湖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著名旅游、避暑和療養勝地,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際生態旅游度假避暑勝地,世界地質公園,2011年被評為5A級旅游景區。半個多世紀以來,“鏡泊湖水怪”、“鏡泊湖巨魚”等詞匯不斷充斥著人們的眼睛和耳朵。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到如今,目擊“鏡泊湖水怪”、“鏡泊湖巨魚”者眾多,媒體爭相報道。在“百度”鍵入“鏡泊湖水怪”,你甚至可以搜索到許多視頻……,鏡泊湖的神秘吸引著國內外眾多探險者的目光。
2012年7月21日,四名潛水員悄悄抵達了鏡泊湖景區。他們都持有美國專業機構頒發的資質證書,而且是特應鏡泊湖景區管委會的邀請而來。這些人此行目的,就是要徹底撩開那籠罩在鏡泊湖上那層神秘的面紗。
鏡泊湖水面浩瀚,經過反復調研,四名潛水員最後敲定,此次鏡泊湖水下探查,分成三個區域進行:一是吊水樓瀑布下的黑龍潭,二是省工會療養院附近水域,三是鏡泊湖的南湖頭的珍珠門附近水域。
黑龍潭:水深34米—37米,水溫9度
吊水樓瀑布下的黑龍潭是鏡泊湖核心景區,潭曠水深,水下神秘莫測,僅其深度一說就有好幾種說法以,有說六七十米深的,也有說二三十米深的,那麼黑龍潭到底有多深呢?
7月22日一大早,天氣晴朗,四名潛水員來到吊水樓黑龍潭。這些潛水員的特殊裝扮立刻引起了游人的注意,大家看到潛水員身上除了比較熟悉攝影攝像等裝備外,每人還隨身攜帶了一把刀具,那是在水下防身用的。細心准備之後,四名潛水員分工合作,開始潛水作業。
早7點48分,潛水員開始第一次下潛黑龍潭,下潛深度為27.2米,水下工作36分鍾。第二次下潛是在3個小時之後,下潛深度是34米,水下工作26分鍾,測定水下溫度只有9度。這一次下潛,潛水員們測定黑龍潭水深34米—37米,潭底為黑泥狀。潛水員們發現,在黑龍潭水下20米處,有一大型熔岩洞,裡面竟然有兩根直徑10厘米鐵柱。

在探測過程中,許多一米長左右的鰱魚和成群的小魚,在潛水員身邊游來游去,極為有趣。
潛水員探測發現,黑龍潭水下熔岩洞呈T型,只能潛進去8米左右。潛水員在黑龍潭水下34米處,打撈出3塊火山蛋。在探測過程中,許多一米長左右的鰱魚和成群的小魚,在潛水員身邊游來游去,極為有趣。
在現場負責拍照和攝像的攝影師李祥瑞告訴記者,由於黑龍潭水下溫度太低,潛水員上岸時,已經凍得渾身發抖。盡管天晴日朗,氣溫很高,潛水員也要恢復很長一段時間,纔能開始下一次潛水作業。
省工會療養院附近水域:水下能見度低,水溫13度
7月23日,省工會療養院附近水域,目擊者在這裡曾經多次看到“水怪”或“巨魚”。上午10點,2名潛水員開始下潛,下潛深度17.2米,下潛時間達到8分鍾,水溫測定13度。由於能見度太低,沒有繼續下潛。潛水員在水下探測過程中,發現有一艘鐵船,後確定為日常水上觀光用的旅游船。
珍珠門500米處水域:水深22.1米,水溫9度
珍珠門500米處水域,這裡是牡丹江的入湖口,地理位置特殊。7月24日下午15點10分,3名潛水員在這裡潛下水去,下潛深度22.1米,見底。下潛了11分鍾,水溫測定為9度,能見度太低。探查中,潛水員發現潭底為黑泥狀。
潛水員在鏡泊湖工作了三天,通過詳實的報告和水下攝影攝像資料,使人們對鏡泊湖的水下世界有了更多地了解,但仍有許多待解之謎等待人們去探索,如黑龍潭水下熔岩洞到底有多深,為什麼會有兩根鐵柱,這兩根鐵柱到底是怎麼來的……等等。

在黑龍潭水下20米處,有一大型熔岩洞,裡面竟然有兩根直徑10厘米鐵柱。
據悉,2012年的冬季,鏡泊湖景區將開展冬季旅游活動,管委會還將組織水下探查專家進行水下探秘工作,繼續探索鏡泊湖水下世界那些待解之謎。
鏡泊湖周邊古跡
鏡泊湖附近還有許多文物古跡,如唐代渤海國上京龍泉府故城遺址、城子後山城遺址、捨利塔遺址、興隆寺、雖哈納墓碑等。
東夏國古城
在吊水樓瀑布東北3千米的山頂上,有一東夏國時期的古城。古城之東、西、北三面為懸崖峭壁,下臨湖面,以天險為屏障。古城牆依山勢而築,唯南牆有一瓮門通山下。古城現存土堞15個,城內北高東低,地勢較平坦。
唐代渤海國上京龍泉府故城遺址
上京龍泉府故城,是唐代中國東北以粟末靺鞨為主體建立的"海東盛國",初稱"震國",後改稱"渤海國"。唐開元元年(公元713年)渤海國接受唐朝招撫冊封,使渤海國成為唐帝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鞏固了唐朝的統一,促進了祖國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渤海國共設有五京,上京城即為其都城。上京城建制和規模完全仿唐都長安城,略成長方形,且城中套城,分外城、內城和宮城(紫禁城)三部分。外城周長約17.5千米,面十門,為居民住宅區。內城在外城北部正中,周長約4.5千米,為官衙和官僚住宅區,包括貴族的禁苑--御花園,今存池塘、假山。宮城在內城北部正中,周長約2.5千米,宮殿在宮城中間,今僅存五重殿基,沿中軸南北排列。
上京城建於公元8世紀,距今已千年,解放後,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現在地面保留下來的遺址還可辨認出當時上京高大華麗的門樓、官邸、寺剎等,可以想象當年的繁華景象。古城址內的興隆寺(南大廟),是在渤海廟地上修建的清代建築,寺內的石燈幢、石龜趺和大石佛都是渤海時代的珍貴文物。石燈幢由許多大塊玄武熔岩雕砌而成,古朴壯觀,是渤海時期最典型的佛教石刻藝術品。
古城遺址附近,還有渤海國的墓葬、窯址、橋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