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鶴崗8月14日訊 摘下“土”帽子,卷腿上岸,曾是農民世世代代的夢想,可就是這個幾代農民的夢想被我市農民實現了。東山區興華村農民仇廣明一家三口自3月份拿到印有“非農業家庭戶口”字樣的戶口薄那天起,他就開始享受上了市民待遇,並住進了期盼已久的新樓房。他幸福地說:“現在城裡有的,俺都有了,住在農村一點都不比城市差!”仇廣明的幸福,得益於我市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所取得的成果。
一直以來,橫亙在城市和農村之間的二元體制,猶如一道壁壘阻礙著城鄉經濟社會的融合。為消除城鄉差別、維護社會公平,去年以來,新一屆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高瞻遠矚,根據我市跨躍轉型的需要,大膽提出要在全省乃至全國率先實現城鄉一體化建設目標,並要求全市各部門密切配合,加強合作,力爭在短期內將我市城鄉一體化建設抓出成效。
推進土地規模經營是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去年秋天,我市確定了用三年時間實現土地規模經營的目標。在今年春播中,被首批確定整村推進土地規模經營的60個村屯全部完成任務,總面積達126萬畝,佔全市的38.5%。今年初,市委、市政府在科學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實施方案》,設立了以實現“九統一、三集中、四化”為標准的城鄉一體化總體目標,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國城鄉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特色城鎮化建設先行區、新農村建設樣板區。
按照《方案》中制定的推進時間表,今年3月末,東山、興安兩區實現“九統一”;2012年末,綏濱、蘿北兩縣實現“九統一”;到2014年,全市基本實現“三集中、四化”目標,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為保證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我市確定東山區為試點,帶動全市推進城鄉一體化。並建立了財政支農的穩定增長機制,各級財政加大向“三農”的傾斜力度,同時要求全市各部門樹立一盤棋思想,合力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
作為試點單位的東山區,以率先實現“九統一”為突破口,大膽嘗試,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較好完成了試點先行任務。特別是興華村,提前兩年完成了城鄉一體化目標。東山區還精心制定了兩鄉一鎮空間布局和產業定位。目前,以新華小城鎮建為代表的一批小城鎮建設工程項目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中。 與此同時,蘿北縣和綏濱縣的城鄉一體化建設一刻也沒有停歇。去年以來,兩縣以推進土地規模經營、加快工業園區和中心鎮村建設為抓手,努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壁壘,縮小城鄉差距。在今年春耕結束時,蘿北縣已實施土地規模經營46.13萬畝,佔全縣總耕地面積的40.9%;綏濱縣土地規模經營面積達到66萬畝,佔全縣耕地總面積的44%。在人口向城鎮集中和項目向園區集中方面,蘿北縣確定了紅光小鎮建設,完善了工業園區建設,以提高吸納人口和項目的承載力。目前,紅光小鎮一期工程的兩棟、96戶樓房已竣工,大部分農民正在裝修新宅,一些新上項目紛紛進入園區。綏濱縣確定的以綏濱鎮、聯合村、中興村、向日村為試點的“一鎮三村”建設目前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全縣農民與市民相同待遇的“九統一”和全市同步實現了既定目標。總規劃面積為18.9平方公裡的綏濱縣工業示范基地建設,標志著該縣的工業大幕已經拉開,將承載著項目向園區集中的重任。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推進昭示著我市農民正在逐漸告別傳統的農村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