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日訊 龍鳳區人民法院以『人民法官為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為載體,在審理民事案件過程中,進一步深化調解理念,細化調解措施,不斷提昇案件調解質量,切實做到用真誠贏得『民信』、用細致溫暖『民心』、用責任化解『民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在吳先生訴劉女士一案中,雙方當事人都是年過半百的老人,吳先生住在山東省,劉女士住在大慶市龍鳳區。二人因網上聊天相識,並確定了戀愛關系。期間,吳先生贈予劉女士價值1000元的保健鞋墊一副,劉女士向吳先生借款5000元,並出具了欠據一張。近日,二人發生矛盾,吳先生以民間借貸糾紛案由向龍鳳區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被告劉女士返還借款5000元和骨正基保健鞋墊一副。
主審法官孫明昱在了解案情後認為:雙方並無實質矛盾,僅因口舌之爭而導致反目成仇,如果草率判案可能會激化矛盾,給均為年過半百的當事人平添煩惱,打擊其對夕陽戀情的美好憧憬,不利於雙方當事人身心健康。因此,他決定全力以赴調解此案,最大限度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萬事開頭難。調解之初,吳先生態度堅決,絲毫不讓,強烈要求鞋墊必須原物返還,折價補償都不可以;而劉女士則態度冷漠,拒不提供鞋墊,並聲稱:『鞋墊找不到了,我有五、六十雙鞋子,不知道放哪雙裡了,你們想要就自己去找吧。』鑒於雙方的態度,孫明昱法官決定從當事人的思想工作入手。因為他相信,只要經過法官耐心的析理釋法,全心全意為當事人解決問題,就沒有解不開的結,就沒有化不了的怨。於是,在案件審理期間,他先後多次電話聯系遠在山東的吳先生,與其進行情感交流,希望其能看在與被告相識的緣分和曾經的感情上,做出適當的讓步,但收效甚微。於是,他積極與劉女士聯系,並驅車前往劉女士家中,但劉女士依然態度冷漠。看著劉女士拿出的幾十雙鞋子,孫法官無奈之下只能一雙一雙的翻,一只只的找。因為他覺得,只要能夠徹底化解這對昔日戀人之間的矛盾,他再苦點累點都是值得的。當找到十幾雙時,劉女士不好意思了,她慚愧的說出鞋墊早已被她損毀的實情。她對自己如此為難法官辦案表示深深的歉意,並同意將鞋墊折價返還,多少錢都可以。同時,吳先生也被主審法官的工作態度和責任心深深打動,表示放棄要求返還鞋墊的主張,僅需劉女士償還其5000元借款即可。此案終以調解終結,劉女士如數返還吳先生人民幣5000元,二人承諾以後仍然是朋友。
吳先生的固執之極,劉女士的蠻橫之舉,都曾讓主審法官想放棄調解,而依法判決。但是,正是我們一位又一位的人民法官,懷著對審判事業的赤誠之心,懷著對人民群眾的深情大愛,在紛飛案卷裡揮灑著汗水,在默默無聞中奉獻著青春,用朴實無華,用真誠無私,纔譜寫了這一曲曲和諧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