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日訊 大慶城市公交,已經初步形成了組團快線、高峰專線、便民環線和常規線路相互補充的框架體系。在這樣良性發展軌道上,如何讓公交線網布局更完善、普惠機制更健全,市人大與市政府相關部門再一次共商對策,破解難題。
日前,市九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審議並通過了市政府提交的《關於城市公交管理情況的報告》。
現狀:每萬人擁有公交15.7標臺
據了解,大慶市現有公交公司兩家,市區公交線路59條,線路總長度1400公裡,另有高峰專線44條,在油田與市屬公交的合力承擔下,形成了各負其責、優勢互補、和諧共處的城市公交運行格局。
去年以來,市政府曾多次專題研究加快公交發展的舉措。先是投資1億多元購置了211臺公交車,然後又投資5970萬元建設始發站、停車庫等公交基礎設施,保障了市屬公交企業的健康發展。自交投公交公司組建以來,先後開通11條公交線,優化調整4條公交線,具備開通公交線路條件的區域實現了全覆蓋,尤其是湖濱教師花園、蘭德湖、東城領秀、臥裡屯、鐵西、銀浪、經開區等公交線網覆蓋率較低區域的百姓出行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在線路設計上,也充分考慮到了學校、醫院和商場的通達問題。以今年4月開通的東西城區公交快線來說,從公路客運樞紐站到讓胡路商場只需50多分鍾,比正常線路快了半個多小時,極大地緩解了東西城區部分公交車的運行壓力。
在市屬公交運行的一年時間裡,大慶市新建小區公交線網覆蓋率已經達到了100%,每萬人擁有公交車達到了15.7標臺,居全省首位。
不足:線網布局仍需優化完善
市屬公交公司的成立,使得被市民詬病多年的“出行難”問題得到了緩解,公交發展走出“低谷”,步入正軌。
但是按照優先發展公交這一原則,市民乘車還有不少實際矛盾有待解決。市人大調研發現,城市公交線網布局仍然有待完善,目前主要有三方面問題:一是樞紐站布局有待完善。東西城區及一些商業繁華區域缺少公交樞紐站,市民候車和換乘不便;二是線路有待改進。各城區之間缺少有效的接駁站、部分街道過窄,公交車無法通行,造成重復線路多,冷線、偏線多,難以滿足乘客就近乘車的需求;三是部分線路運距過長。按照國家標准,公交線路在8至12公裡為宜,大慶目前公交線路平均長度23.7公裡,接近國家標准上限的2倍,最長的102路公交車全程達到98公裡。
目標:2015年新建小區都通公交
對市人大提出的三方面問題,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李長興給出了明確的回復。
他說,市委八屆二次全會就推進城市公交提檔昇級提出了目標。要求落實城市公交優先發展政策,編制城市公交專項規劃,通過優化公交線網布局、完善公交場站點設施、提高公交車車輛發車頻次、延長公交運行時間等措施,提高公交運營能力和群眾對公交服務的滿意度。
近期,大慶市交通部門正在編制落實提高民生質量三年行動計劃的具體實施方案。總的思路是,圍繞現代化國際化建設目標,加快構建“組團之間快速連接+組團內部組網運轉”的快速公交體系。具體措施有:在貫徹落實國家公交優先政策中,制定符合大慶實際的具體政策,在公交站設施規劃建設、公交運營補貼、公交路權優先等方面給予政策保障。其次,是組織編制公交專項規劃,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之中分步實施。另外,大慶市開始制定大慶市公交車采購技術標准、公交車體廣告規范、公交服務規范等指導性文件,進一步使我市的公交車檔次、車容車貌和司乘服務與城市發展相適應。
到2015年,新建小區公交通達率達到100%,主城區公交服務覆蓋率達到100%,公交出行分擔率達到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