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伊春1月8日訊 7日,記者從市農委獲悉,根據《伊春市現代農業示范帶建設規劃》,今年我市計劃在7個縣(市)、區(局)規劃建設糧食作物及森林食品、北藥示范帶、示范區、示范園共計22個,以此推動全市現代農業的快發展。
根據規劃,鐵力市在伊綏高速兩側的雙豐鎮5個村建設1條10公裡的現代農業水田示范帶,面積2萬畝;在222國道兩側雙豐鎮戰斗村建設1處1000畝現代農業水田示范園1處,在伊綏高速兩側的工農鄉建設1處1000畝現代農業水田示范園1處;在雞訥公路兩側年豐鄉建設規模1萬畝的現代農業水田示范區1個。全面實施模式化栽培,重點應用水稻以標准化技術為基礎,重點應用水稻工廠化浸種催芽、大棚育秧、缽體育苗機械擺栽等技術綜合組裝現代大農業標志特點的水稻高產栽培技術。
嘉蔭縣計劃年建設食用菌及大田作物兩條示范帶。食用菌示范帶沿伊嘉公路開展全光地擺袋栽黑木耳栽培,主要包括:青山鄉建華村800萬袋示范區,佔地面積1000畝;青山鄉建業村300萬袋示范區,佔地面積380畝;紅光鄉燎原村500萬袋示范區,佔地面積620畝。大田示范帶沿國防公路開展作物示范種植,主要包括:烏雲鎮小平原15公裡玉米標准化栽培現代農業示范帶,向陽鄉雪水溫千畝井灌稻田示范區;向陽鄉王家店6000畝江水灌溉水稻示范區;紅光鄉燎原千畝現代農業綜合示范區;保興鄉萬畝玉米示范帶。
市本級計劃在友好區、翠巒區、金山屯區、鐵力林業局、雙豐林業局等七個區局沿哈伊公路、鶴伊公路建設萬畝藍莓、萬畝水稻、600萬袋黑木耳、2000畝榛子改培、1000畝農林科技等10個森林食品、蔬菜、北藥及糧食作物示范帶(園、區)。
據介紹,今年全市農業生產將繼續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大力推進科技進步,走質量效益型農業之路。除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帶建設,努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還將以市場為導向,進一步調整優化結構,提昇農業產業素質,發展優質糧食生產,推進“菜籃子”工程建設,抓好山野菜規模化種植,發展高效經濟作物,全力構造我市農業、森工多種經營生產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