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1日訊 城美了,可部分小區環境還是髒亂差。如何讓老舊小區居民更近距離享受城市發展成果,市人大代表楊大傑對哈市物業管理狀況進行了詳細調查並提出建議。

理順業主和物業的關系,改善市民居住環境。
會外調查
全市物業管理收費率平均60%,能達到90%以上的很少,有相當一部分物業收費率僅為30%-40%,有個別的低於10%。收費率低導致物業管理陷入怪圈:業主欠費——物業企業虧損——降低成本——減少服務——更多業主不交費。
2003年以來數據統計,哈市近半數物業處於虧損或勉強持平狀態,全市物業企業每年虧損總額平均在5000萬元左右。
一些物業企業靠“物業虧供熱補”、出租共用部位等方式勉強維持。近幾年,隨著哈市小鍋爐大規模並網改造和煤價上漲,一些物業企業不再供熱或難以再用供熱彌補物業虧損,從而導致一些老舊住宅區的物業企業頻頻“棄管”。
開發商為賣房子誇下海口,最終爛攤子留給物業。哈市有關物業方面的投訴有50%以上與開發建設遺留問題有關。哈市很多物業由開發商“自建自管”,特別是最初的物業企業,大多數是從房產開發企業中派生出來的。有些開發商為了促銷,在銷售過程中亂承諾,如贈豪華會所、封閉管理、低容積率、高綠化率等等,入戶進住後發現承諾難以兌現,最終物業企業“背黑鍋”。房屋工程質量問題也容易殃及物業企業。
矛盾中同時也存在物業企業過分追求經濟利益,重收費輕服務的現象。對於業主來說,物業消費意識也有很大提昇空間。從公房改制過來的那部分業主,認識仍然停留在“計劃經濟時期”國家管分房、修房,自己管住房的福利住房階段,沒有認識到物業管理是一種住房消費,沒有形成花錢買服務的觀念。
低收入群體經濟承受能力有限。哈市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經濟欠發達,企業下崗人員和低收入困難群體比重大,這部分人大多居住在老舊小區,盡管物業收費標准很低,可是他們的經濟承受能力普遍偏弱,導致欠費問題時有發生。
代表建議
加強物業管理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宣傳,培養業主正確的物業管理消費觀念。物業主管部門、新聞媒體和物業企業應通過各種方式,加大對業主進行物業管理辦法、法規和物業管理知識宣傳力度,通過宣傳讓業主形成物業消費觀念,意識到物業管理實質上是一種有償服務,接受物業服務就像去飯店吃飯一樣,支付費用是理所當然的。通過宣傳,讓業主形成集體意識,懂得不交物業管理費,不僅損害了物業企業的權益,影響其管理服務,更重要的是損害了全體業主的合法權益。
加強物業企業管理和自身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嚴把物業管理市場准入和退出關,引導物業企業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降低成本,積聚更多的專業人纔和資金,增強市場競爭力。
有的物業企業對欠費業主采取斷水、斷電等過激做法,是不可取甚至違法的。物業企業在與開發商辦理房屋交接時,應嚴格按照房屋驗收接管標准辦事,對有問題的房屋,可以在開發商處理完畢後再接管,避免業主在入住後因房屋問題引起糾紛,也方便自己日後的管理和維護。采用電子付費方式,特別是將物業、供熱、供水等服務收費實行“一卡通”,不僅交費程序簡便,還能夠保證收繳率。
網友聲音
@金豆子:小區外清新整潔,小區內又髒又亂,該給老房子美美容了,讓老百姓更近距離享受城市發展成果。
@麻省大灰狼:去年夏天,我家突然停電了。找到物業公司,答復說問題出在供電部門。找到供電部門,答復說問題出在物業公司。找了好幾個回合,我們也沒弄明白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小區內的供電、供水、煤氣出了問題,究竟該不該找物業公司?

凌亂的電線不僅影響市容,還造成安全隱患。
@漫天飛雪:我住的小區三年內物業費漲兩次,服務水平卻不見長。這樣的物業公司誰來管管?
@一片一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物業消費和買衣服、下館子一樣,都是要付費的。不交物業費,物業公司如何服務?
@夢回大秦:物業公司管理人員素質太低了,動不動就要給居民停水、停電的,這哪像業主聘來的管家呀?
@小花花:我住的小區物管會“變臉”,收包燒費、物業費之前,屋子燒得暖、小區掃得好,費用一交完,立馬“變臉”,暖氣涼了、衛生差了。這樣的物管,業主怎能心甘情願交費。
清理各種線路,掃蕩城市“蜘蛛網”
市人大代表賈慶勝、田春富建議:社區物業統一檢查各種線路,統一規劃和管理
【調查】
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城區高樓林立,百姓的居住環境也在不斷改善,但在一些老城區,隨意架線已形成“天羅地網”,嚴重影響市容市貌,埋下安全隱患。以道裡區河洲街為例,長約150米的路段,橫列的各種線路有38組之多,其中有粗的(多根組合)、有細的、有橫的、有斜的、有交叉的,嚴重影響了市容市貌和旅游城市的形象。在老城區南崗區頤園社區也存在類似情況,轄區內有很多樓房都是上個世紀建設的,很多電線老化,超期、超負荷使用現象普遍存在,同時,各種光纜、電話線等也紛紛接入老樓的樓道內,導致單元內電線凌亂不堪,新的和老的、正規和不正規的電線交錯混雜在一起,使樓道內線路變得雜亂無章,不利於區分和管理,影響樓道環境,並形成很大的安全隱患。據媒體報道,近年來因電線老化引起火災的情況時有發生,這是涉及百姓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
【建議】
賈慶勝、田春富:社區物業統一檢查各種線路,進行統一規劃和管理,比如配備線管或線盒等;電力部門進行重新核定,對於超容的電線重新規劃鋪設,對於老化電線實行強制更換;進一步完善制度、法令,督辦問責制度,電信、聯通、有線、電業幾家架線相關單位各自拿出本單位加強整改實施辦法並上報相關部門,批准後進行整改。
公交車鋪上防滑墊、小區內建設便民快遞中轉站、物業管理公司待整頓、空中“蜘蛛網”需清掃……楊大傑、賈慶勝、田春富、劉軍、趙宏征、王麗梅等代表經過大量走訪調查,將一份份溫暖人心的建議帶上市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
運行10年以上,3000部老電梯何去何從?
市人大代表劉軍建議,抓緊制定出臺《哈爾濱市電梯安全監督管理辦法》
【調查】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統計,哈市小區有民用電梯1.1萬部,運行10年以上的有3000部。預計到2015年,全市電梯擁有量將突破2萬部。
去年,哈市多個小區都曾出現電梯罷工事件。如道外區濱江新城小區、道裡區新大發國際、香坊區量具小區。在遇到電梯事故時,哈市多數物業企業的說法是小修可以承擔,但物業公司不負責大修或者換梯。
2006年施行的《哈市城市住房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試行辦法》中提出,電梯的維修可以申請專項維修資金。然而一個尷尬的事實是,目前哈市的專項維修資金收繳率非常低,如果居民沒有繳納這筆資金,物業根本無法提出申請。
哈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特種設備處負責人介紹,由於國家對電梯的使用壽命沒有強制規定,大部分廠家的企業標准在10年至15年。
【建議】
劉軍:抓緊制定出臺《哈爾濱市電梯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對全市的電梯生產、維修、檢驗檢測、安全技術評估、報廢及其他監督管理活動進行全面規范。
電梯產權單位是電梯安全使用的主體責任單位,政府相關部門必須對其實施嚴格監管。政府應督促電梯產權單位建立“一梯一檔”的維保記錄;維保項目和內容要符合《電梯使用管理與維護保養規則》的要求;維保所需設備、技術條件要齊全;單位持證技術人員實際數量要充足等等。
物業公司應當擔負其公共安全“守護人”的角色。有關部門應督促物業管理公司設置電梯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的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建立健全以崗位責任制為核心的電梯安全管理制度;組織做好物管費、電梯維保費、強制年檢費的收繳籌集和年檢、維保的落實。
建議速覽
社區配建快遞“收發室”
王麗梅代表建議:目前哈爾濱快遞收件量突破十萬票,而且每年在以25%左右的增幅增長。其中,網購快遞量佔55%—60%左右,而企業快遞需求量增速也較快。建議在大型社區、學校建立城市共同配送站點,減輕送派壓力,配送點的功能類似於“收發室”,各快遞公司都把快件送到這個“收發室”,然後由專人負責完成“最後100米”的送件工作,也可以通知客戶自己順便取件。
在各大商場超市配輪椅
賀先鵬代表建議:由於殘疾人(或老年人)身體健康問題,在各大商場購物和消費過程中行動不便。建議有關部門對大型商場、超市提供輪椅服務。這不僅僅是社會對特殊困難群體的關心和愛護,也是實實在在幫助殘疾人解決實際困難,使他們和正常人一樣平等參與社會、融入社會。
冬季公交車內鋪上防滑墊
李桂英代表建議:近幾年隨著城市的發展,哈爾濱市的公交環境有了很大改善,原公交車冷破的現象有了明顯改觀,車廂內的舒適度也大大提高。但仍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由於車廂地板材質的原因,冬季車內較滑,特別是下雪天,乘客帶進泥水,走進車廂很難站穩,有些老人更是跌跌撞撞甚至滑倒。建議在公交車廂地板上鋪設防滑墊,小小舉措既貼心又實用。
建設得莫利旅游名鎮
董文琴代表建議:方正縣得莫利距哈爾濱近200公裡,哈同公路貫穿全境,近年來,因得莫利燉活魚而名揚各地,已經成為全市乃至全省的一張靚麗名片,得莫利服務區已成為哈東地區最大的服務區,基礎設施和服務功能將更加完善,其餐飲、住宿、特色產品批發等行業必定蓬勃發展。建議將“得莫利”撤鄉並鎮,並建成龍江旅游名鎮。
市區內全面禁止炭火燒烤
趙宏征代表建議:哈市大街小巷有燒烤攤幾千家,絕大部分采用“炭燒”方式。炭火燒烤產生的一氧化碳、二惡英、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空氣,影響人們身體健康。建議在全市取締炭火燒烤,對於手續齊全的業主,限期全面改用電、氣等清潔能源燒烤。政府應考慮有償回收“炭火”工具。
社區辦公用電不能按商業標准收取
焦裕昌代表建議:社區辦公室是為居民群眾服務的場所,屬於公益性場所。但社區服務部門的用電收費卻按照商業、行政事業單位收取。隨著辦公自動化,居民活動場所條件越來越好,社區用電量激增。社區辦公用房不是經營性的,建議有關部門在收取電費時不能按商業標准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