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月21日訊 20日,哈三中高三政治備課組組長李澤針對考生目前最關心的問題:知識記不住、選擇題做不准、答大題沒思路等對考生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
李澤
知識記不住?背資料時做“減法”
考生背誦的資料量過大容易導致厭背,這時可采取縮字精准背誦法。如“文化生活”中關於文化的作用“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在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可以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的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考生背誦時可以改為“文化作為精神力量可以轉化為物質力量影響社會發展”。這樣一改,48個字減少為23個字,書寫的時間和版面省了一半,多的時間和版面可以寫別的采分點,增加得分的概率。精簡背誦還要“准”,有的考生做減法時易改變句意,表達不准確。“政治生活”中關於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最大特點“對佔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事業的敵人實行專政”有的考生就改為“對絕大多數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人實行專政”,這樣就不准確了。應該縮減為“對佔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人實行專政”。
選擇題做不准?找到原因集中訓練
為什麼知識記住了選擇題還選不對?一個原因是只記住了表述,沒理解其中的意義。另一個原因是沒區分相似知識點的差別。三是沒有結合選項的設置去考慮問題。四是沒注意到材料中蘊涵的信息點。比如說有道題材料中提到了哈爾濱市政府法制部門審核了政府文件的合法性,其中有一個選項是要加強政府的內部監督。很多考生沒有選擇這個選項,就是因為在閱讀材料是沒有注意到法制部門這個常規並不受學生重視的主體。最後,要注意一些名言的理解。考生對照自己存在的問題,在一個月之內集中做一些質量高的選擇題,做選擇題的失誤就會降低。
大題沒思路?牢記高頻考點常規角度
一般情況下,高考政治學科大題中涉及“經濟生活”的問題難度最大。“經濟生活”一般情況下答案由三部分構成,一是材料中體現的有用信息,要直接引用或概括引用;二是記牢教材中的相關知識;三是要熟記常用的熱點語言,概率最高的是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大家可以把近三年的高考題找出來,專門看設問,必要時請老師幫助總結規律。答政治大題沒有“萬能公式”,但有一些小技巧。比如高頻考點語言點,如“文化生活”中在回答文化的意義的時都會提到以下幾種力:文化軟實力、國際競爭力、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和創造力、綜合國力、吸引力和影響力等。如在回答文化生活的措施類命題時都有實踐、群眾觀點等常規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