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日訊 近一個月來,工人師傅陸續返鄉過年成家裝市場“用工荒”的主因。“我家新房裝修進度太慢,現在已經停工一個多星期了,打算在春節前完成基礎工程的計劃現在根本實現不了。”在中冶濱江國際小區裝修的杜志濤郁悶地對記者說,杜志濤的新房在十天前就已經做好了改水改電工程,現在正准備貼地磚,可是家裝公司卻遲遲派不出師傅來施工。記者還了解到,在建材市場上,最近很多訂單都需要年後纔能安裝。“現在我們人手缺得很,大部分安裝工人都回家過年了,留在本地的師傅工作時間表已經排到農歷二十八了,剛剛下的鋪裝和維修單子基本都要等到年後纔能開始派工人上門。”聖象地板負責人對記者說。各種由於工人短缺的情況導致年尾裝修業主煩惱的不少。
裝修是門技術活兒,活難乾,工人難找。近年來,不少老工人轉行,有的做了包工頭,有的搞建材批發;而新生代力量又不願“接棒”,這就直接造成了工人短缺的現狀。現在很多年輕人寧願選擇低工資輕松有趣地工作,也不願從事枯燥無味的工地小工。藝峰裝飾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張先生說,“瓦工每平米收費,從之前的25元漲到現在30多元,即使是這樣的價格,也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瓦工。”在我市做了二十多年瓦工的李師傅表示,以前村裡還有年輕人找他當學徒,但近幾年基本沒人願意乾了。“我們這活兒又髒又累,粉塵多,每天回家一身泥,洗都洗不乾淨。搬瓷磚和水泥,沒個好身體可做不了這行。現在瓷磚檔次越來越高,業主要求也越來越高,造型、轉角、色彩搭配個個都要瓦工在乾活時精心細心,一般人還真是乾不了。”
由於家裝行業勞動強度較大,本地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乾。除了春節因素之外,當前各種生活成本大幅上漲,是許多進城務工者萌生“退出城市打拼”的關鍵。張曉峰今年32歲,18歲來到齊市打工,起初在飯店刷過盤子、打過零工最後做起了吊棚木匠,從“小跟班”變成了如今木匠行裡的“大師傅”。打拼了多年掙了些錢,前年在名人小區買了自己的房子,張曉峰笑著對記者說:“在城裡生活可比在農村難多了,你說在這裡乾點啥不要錢,就算一天不吃不喝還要給自己的房子交物業費。”張曉峰還有著自己的暖巢,對於那些還租房度日的打工者來說生活的壓力將更大。張師傅的徒弟小高撇撇嘴小聲地對記者說:“這是我師父不讓走,我們一起來的小兄弟早就回家過年了,忙了一年了,誰不想年底給自己放放假,和家人團聚一下。在這裡,一天三頓飯都要在外面吃,過節期間什麼東西價格都往上漲,要不是我和師傅的活多,像我這樣的小工根本攢不下錢來,還不如早點回家過年。”
近兩年來,齊齊哈爾市的一些精品地段房樓盤賣得火熱、家裝公司數目迅速膨脹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催熱這場“工人爭奪戰”。在工人數量減少、家裝公司業務量有所上昇的情況下,工人緊缺的問題也就日益明顯了。對於節前家裝市場“用工荒”的問題,業內人士建議,剛開始或打算裝修的業主,如果不是急著年前入住,選擇跨年裝修或年後裝修對工程質量更有保障。跨年施工好處也不少,間歇性施工更容易發現工程質量問題。此外,消費者也可以利用春節期間多走走建材市場和家具市場。該負責人同時還建議業主,要在裝修前簽訂合約,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不延誤工期,保證自身利益不受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