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投訴率年增兩成 手機售後遭推諉『三包』執行難
2013-03-09 18:41:41 來源:生活報  作者:張明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3月9日訊 8日,記者從哈市工商局了解到,手機產品已經連續多年成為消費投訴的焦點,而且每年的消費申投訴量都超過了20%,呈逐年上昇的趨勢。在手機投訴中,售後服務遭到推諉,不執行“三包”規定最常見。

 

  隨著智能手機的日益普及,消費投訴也出現新形式,很多手機不是硬件發生問題,而是軟件本身有問題。2012年5月,哈市李女士的“苹果”手機無法開機,售後維修也沒有發現問題,但是返廠維修時卻被退回來,“手機被擅自改動,不在維修范圍之內”。原來,李女士進行了所謂的“越獄”處理,而按照廠家規定,“越獄”後不負責任何維修。

  保有量多使投訴漸長

  哈市工商部門2011年統計顯示,全年涉及手機的修理、更換、退貨的申投訴達516件,佔全年申投訴總量的11.9%,比上一年增長40.5%。而2012年的統計顯示,涉及到手機類的消費諮詢申投訴達到3359件,比上一年增長21%,成為僅次於服裝鞋帽等快速消費品的投訴類別。

  哈市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主任辛棟告訴記者,盡管手機不是快速消費品,但是手機買方市場的擴大和使用數量的增多,導致投訴量增加增快,從最近兩年來看,每年大約增加兩成多。主要存在三大問題:第一,商品本身質量不過關,購買新機就出現質量問題;第二,銷售過程虛假宣傳,存在誤導銷售和捆綁銷售;第三,商家不履行“三包”規定,自己制定規則,手機出現問題後,經銷商、廠家和售後維修三方推諉。

  “人為損壞”成拒修理由

  記者從哈市工商部門了解到,很多手機維修糾紛,都是當事雙方各執一詞,無法進行有效鑒定,只能行政調解,雙方最終達成和解。哈市的嚴女士購買了一款價值699元的手機,使用過程中頻繁出現自動關機、白屏、死機的情況。拿去維修時,商家認為是消費者自行購買的存儲卡中病毒導致,換卡之後問題再次出現,商家則百般推諉,把原因推到消費者使用不當上。但是經過工商部門介入調查,認定手機屬性能故障,應為消費者更換新機。同樣,2012年6月,秦先生剛買了一個月的手機外顯示屏不亮,商家以“人為原因損壞,更換零件需要700元錢。”拒絕免費維修。秦先生提出異議,對方讓秦先生找人鑒定,然而經過多方詢問,根本無法鑒定是否為人為損壞,最終消費者只能自認倒霉。

責任編輯:連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