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400門診患者中7成睡眠有問題 老『睡不著』是病
2013-03-24 11:29:58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李洪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4日訊 “世界睡眠日”是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於2001年發起的一項全球睡眠和健康計劃,之所以定在3月21日,是因為太陽在這天正好照在赤道上,南北半球白晝與黑夜相等。2003年,中國睡眠研究會將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國。

都市人群高發睡眠障礙疾病 IT從業者編輯上榜。(資料圖)

  2013年“3·21”世界睡眠日的中國主題定為“關注睡眠關愛心髒”。據有關資料介紹,與水相比,人類對睡眠的依賴性更強,一個人只喝水不進食可以存活7天,而不睡眠只能存活4天。

  雖因個體差異,無法對睡眠時間做一個硬性限定,但研究睡眠的學者發現,每晚平均睡7-8小時的人壽命最長;睡眠不到4小時的人,死亡率是前者的2倍;每晚睡眠10小時以上的人,有80%可能短命。當然,一個人的睡眠到底需要多長時間,主要取決於醒來後的精神狀態如何。如果精神很好,不感疲倦;頭腦清醒,不感頭暈;吃飯很香,不是食欲不振。這就說明睡夠了,睡好了。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三項健康標准。

   400門診患者中7成睡眠有問題

  醫大二院神經內科每天的門診量在400人次左右,其中近7成的患者存在睡眠問題。患者們對病癥的敘述如出一轍:“睡不著覺!”來看病的孩子中,有的精神萎靡得讓人心疼。

資料圖

  “睡不著覺”,醫學上歸為睡眠障礙,而失眠只是睡眠障礙的一種表現。

  睡眠對人體非常重要,能讓人體功能得到恢復、整合,其作用僅次於心跳和呼吸。長期失眠,往往反應在人的情緒上,會有抑郁、焦慮、渾身不舒服的現象出現。

  說到人的睡眠,我們先要了解一個詞:遞質。人體內神經與神經之間的傳導所需要的化學物質,在醫學上稱為“遞質”,如腎上腺素、多巴胺等都屬於“遞質”,是人體分泌的化學物質。

  哈醫大二院神經內科三病房主任付錦是這樣解釋人的睡眠的:與維持正常睡眠的解剖結構破壞和神經遞質分泌異常有關,下丘腦,腦乾的網狀結構就是重要的睡眠的調節中樞,讓人有睡和醒的意識。所涉及的遞質包括乙?膽鹼,多巴胺,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等。

  對於有睡眠障礙的人來說,可以通過藥物對“遞質”和下丘腦中樞的問題進行治療,從而起到改善睡眠的作用。輕度的睡眠障礙可以治愈,而較嚴重的睡眠障礙,通過藥物只能起到緩解作用,不能治愈。


 

   兩周以上的睡眠障礙應考慮及時就診治療

  長期患睡眠障礙,將導致人體生理機能紊亂。有為數不少的高血壓病人和心髒病患者是由於睡眠不好引起的。失眠對健康的傷害是多方面的,不容忽視。輕微或偶發性的短暫失眠,對工作或學業並不會造成明顯影響,而當睡眠嚴重不足時,會使血管硬化使一些器官的功能發生障礙,還有可能誘發精神錯亂等。

  睡眠障礙是指睡眠質量異常或在睡眠時發生某些臨床癥狀,包括失眠(入睡困難、過度清醒、早醒)、睡眠倒錯(白天長睡不起,夜間通宵不眠)、嗜睡(多為藥物所致,終日昏昏欲睡)、夢游(夜間睡眠中起床活動)。除了心理因素,所有的疾病都會造成睡眠障礙,只是程度不同,如感冒咳嗽,夜晚便難睡好。

  影響睡眠的內因主要來自遺傳因素,人體內的結構、遞質都受遺傳因素的很大影響。而影響睡眠的外因則各種各樣。付主任說,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每天睡多長時間的覺也會有差異,但無論是多夢、說夢話還是入睡難、早起等癥狀,都要以不影響第二天的工作、生活為標准。如果出現睡眠障礙在2周以上,建議大家應到醫院就診。

  “很多人認為,晚上睡不著可以白天補回來,這種做法可取嗎?”對於記者的提問,付主任認為,人體內的規律與大自然的規律是相同的,人類也要遵循晝夜、四季的規律。“年輕時熬夜或許不會覺得不妥,但隨著年齡的增大,身體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付主任告訴記者,晚上睡不好,白天補覺的辦法在短期內可以,但長期就會打破自然規律,使人體出現紊亂。

  睡眠障礙中失眠問題最為普遍。國外調查顯示,有10%-49%的人患不同程度的失眠,其中10%-20%為慢性失眠或嚴重失眠。世界衛生組織有關研究發現,睡眠困難的病人中,只有6%專門為睡眠問題就診過,70%的病人根本沒有討論過這個問題。很多中國人的思想裡,睡眠根本不是個問題。

   有關失眠的關鍵問題

  問:失眠如何治療?

  答:短期失眠屬正常,只要適當調整就可以恢復。如果是長期失眠,要引起注意,它會導致幻視、免疫功能、記憶力下降等,女性還會導致皮膚乾燥,月經失調。這類患者要注意生活和心理上的自我調整,不要過分依賴藥物,應改善生活習慣,減輕心理壓力。可以在睡前喝一杯牛奶、洗熱水澡或者散散步等。疾病引發的長期失眠,則要及時求醫。

  問:能否長期靠吃安眠藥輔助睡眠?

  答:不可以。嚴重失眠患者必須到醫院就醫,最好在醫囑下適量服用安眠藥進行緩解,但主要還靠自身的調節,而非長期藥物治療。長期服用安眠藥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容易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依賴性,而且還會導致次日頭暈、頭痛、記憶力損傷等,很久纔能恢復過來。

   支招

   緩解失眠的幾個小方法

  1、按壓心包經:

  循著雙側上臂內側中線,由上向下按壓,痛點再重點按壓,每日1—2次。

  2、睡前搓湧泉穴:

  於每日臨睡前取仰臥位,微屈小腿,以兩足心緊貼床面,做上下摩擦動作,每日30次。

  3、揉捻耳垂:

  雙手拇指和食指分別捏住雙側耳垂部位,輕輕地捻揉,使之產生酸脹和疼痛的感覺,揉捻約2分鍾。

  4、梳頭法:

  用指叩法,雙手彎曲,除拇指外,餘四指垂直叩擊頭皮,方向為前發際、頭頂、後頭、項部,左中右三行。每天3—5次,每次至少五分鍾。也可用梳子,方法同前,治療失眠。

  哈爾濱市第一醫院針灸科黃秋賢主任、山東省陽信縣國土資源局邱海昌、安徽省淮北市紡織一廠幼兒園趙燕對此文亦有貢獻。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