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3月27日訊 自“國五條”新政3月1日發布以來,成為導致鶴城樓市昇溫的“催化劑”。半個多月來,我市房地產市場行情逐步昇溫。
賣家降價入手二手房或迎好時機
半個多月來,二手房買賣雙方之間展開了一場博弈。近日,記者走訪多家房地產中介發現,部分急於脫手的投資型二手房賣家為了搶在政策出臺前的“空窗期”辦理過戶手續,開始主動調低售價。據趕集、58同城等二手房板塊的統計數據,最近半個多月,掛牌房源激增,比新政出臺前多了三到五成。
某房產中介的何小姐表示,以前一些不肯降價的賣家也主動松口了,紛紛打電話表示可降價出售。賣家的降價幅度在5000元至數萬元不等,雖然降幅不大,但至少能看出賣家的急切心態。此外,買賣雙方在談判時通常還有5—10%的議價空間。她分析,新政實施後,部分剛性需求可能會轉向一手房市場,到那時恐怕更不好出手了,於是索性讓點價。
尤其是手中握有多套房產的市民,都想趕在新政落實之前,把房子賣出去。林女士多年前購置的兩套房產目前仍然閑置,新政出臺後,她認為,國家調控房地產市場的政策趨於嚴厲,投資房地產的空間被擠壓得越來越小。為了盡快脫手,她主動調低了售價,兩套房產均較春節前降價近2萬元。
高度關注市民盼地方細則更完善
19日9時,記者來到市產權交易大廳,仍有市民排隊辦理業務,與之前堪比“春運”的排隊架勢相比,人數少了不少,但不少市民仍對“國五條”的細則出臺抱有很高的關注度,每天都來諮詢,都希望最早了解到第一手消息。
在記者走訪中發現,改善型購房者數量明顯增多。隨機采訪的多名購房者中,有60%購房者是以改善性需求為主。市民陳小姐對“二手房交易個稅按20%征收”的政策表示有點尷尬。作為二手房買家的陳小姐說,新增的個稅稅負或將再次轉嫁給購房者,加重了普通人改善性住房需求。
陳小姐告訴記者,自己一家人是工薪階層,以前住40平方米房子,現在有了孩子,又打算把老人接過來一起住,欲購買一套80平方米的二手房。“新增的個稅稅負無疑加重了我們購房的壓力,希望地方細則出臺後能保證我們的剛性購房需求。”
對於新出臺的“國五條”細則,也有市民表示理解。市民鄭先生認為,新政策的出臺目的在於嚴防投機和投資性需求跟風炒作,從而穩定房價市場。“但市民需要一個過渡期去適應。”
權威聲音 地方細則或將三月底出臺
地方細則何時出臺一直是市民最關心的問題,記者向地稅、住建、房管等各相關單位部門諮詢時,仍未得到肯定答復。
但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住建部副部長齊驥曾公開透露,針對新的國務院調控的文件,一個星期內會有詳細的信息解讀。而各地方的調控目標需要各地方政府制定並發布,預計三月底地方政府細則將會出臺。並表示各地出臺國五條實施細則,都要以國務院意見為准,不存在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先出、上漲相對較慢的城市後出的問題。樓市調控的細則實際都在五條措施裡,不過還要出臺可操作的具體的條款。
據了解,目前除了國家多個部委密集研究落實“國五條”新政之外,各地也將醞釀研究後續的落地細則,這些細則或許會在全國兩會結束後密集推出。但不少專家也預測,等到政策的細則正式出臺並執行後,市場上二手房交易將會逐漸走向低迷,許多購房者會轉向選擇購買新房或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