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鶴崗
搜 索
鶴崗市強化監管確保流通環節食品安全
2013-05-31 10:24:03 來源:東北網-鶴崗日報  作者:潘雪 柏長虹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31日訊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為了把住餐桌上的安全『關口』,全市工商系統構建了食品安全責任防線、食品准入自管防線和食品安全監管防線『三道防線』,增加了百姓餐桌上的食品安全系數。

  層層簽訂責任書、層層抓落實的監管責任體系,是工商執法人員構築的食品安全責任防線。在食品安全責任這根防線上,可以看到他們在監管單位、市區食品市場以及農村食品市場上的『良苦用心』。他們在各監管單位形成了『一案』、『二欄』、『三圖』、『四表』、『五制』的監管格局。即,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預警與應急預案,食品信息公示欄、企業信用分類公示欄,轄區食品經營主體、高危食品流通和監管人員責任分布圖,食品安全信息、企業信用信息、日常監管巡查、不合格食品處理登記表,食品准入、市場巡查、不合格食品退市、食品安全信息、食品企業信用分類等制度。而在市區食品市場則形成了『一店』、『兩員』、『三話』、『四檔』的管理格局。即,食品經營戶,本店食品質量管理員和轄區工商所巡查員,公布工商所長舉報電話、片管員舉報電話和『12315』舉報電話,食品購銷臺賬、向供貨方索取的票證檔案、不合格食品下架退市檔案、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檔案;在農村食品市場形成了一村『兩站』。即,消費者協會投訴站和『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聯絡站。

  加大監管力度,離不開食品經營者行業自律防線。由於經營者是食品流通的主體,因此這是實施食品安全准入的第一道防線。市工商局采取宣傳、引導、示范等措施,在食品經營者中積極推行食品市場主體准入制度、食品市場巡查監管制度、食品抽樣檢驗制度等十項制度,引導和督促經營者自覺把好入市關、銷售關和退市關,構築經營者食品准入的自律防線。積極發揮市場開辦者的自我管理作用,引導督促開辦者設立食品安全保障監控點,建立業戶管理檔案,設立公示欄,隨時掌握業戶的進貨情況,定期向工商機關報告食品安全情況,使工商機關的日常監管和動態巡查與市場開辦者自我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同時,引導市場主辦單位爭創誠信服務品牌,培育了比優特超市、宏益家電商場等一批服務行業『守重』企業,引導市場主辦單位主動進入『第一責任人』角色。就連社區治安員、衛生清掃員、水費電費收繳員和社區管理員,也共同參與到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對轄區內無照食品加工點、隨意經營的食品攤點實施重點監控。為此,他們建立了食品案件『線人舉報網』,建立了『分級舉報制度』、『直接舉報制度』、『線人舉報獎勵制度』等,調動了社會力量共同參與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積極性,逐步建立了『工商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三位一體的監管機制。

  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入手,突出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重點品種,加強對食品市場安全的檢查,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市工商局築牢了食品安全監管防線。他們制定了《食品批發經營戶建立電子臺賬和使用統一銷售票據管理辦法》,在全省范圍內率先推行食品信息錄入監控系統,重點對28類食品進行了索證索票備案制管理,對全市近6000戶食品經營戶、500餘家食品廠商和代理商,兩萬種商品品種進行遠程化、信息化監管。這項系統運用現代編程技術、數據庫和網絡傳輸技術,具備檢查監督、商品查詢、遠程監控、進貨查驗記錄和預警提示等服務功能,與食品安全監管網絡平臺有效對接、發揮了綜合指揮調度作用,使管理人員足不出戶,即可達到『遠距離巡查,零距離監管』監控目的。為切實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開展了食品安全專項整頓,以燕窩、酒類、乳制品等為重點,開展了重要飲品市場專項清理;以食用油經銷點、面包坊、食品加工廠、小餐飲攤點等為重點,開展了打擊『地溝油』專項戰役;以糕點加工、熟食加工和食品添加劑經銷行業為重點,開展了打擊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專項執法行動;以城鄉結合部、鄉鎮、農村旅游景點、長途汽車站等為重點,開展了維護農村食品安全百日會戰。為構建『12315』維權體系,深入開展維護消費者權益活動,他們啟動了『關注民生、服務發展』『12315』綜合執法服務平臺,實現了集舉報、受理、分流、移交、調處、督辦、反饋為一體的職能全面、銜接緊密、運轉高效的便民服務平臺。在各基層單位設立了473個消費者申訴舉報站,形成了『12315』進社區、進商場、進學校、進村屯、進廠礦的社會網絡體系,方便廣大消費者就近申訴舉報,及時查處食品案件和受理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有了工商執法人員撒下的這張『網』,流向餐桌的食品會越來越安全,百姓會越來越安心。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