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  衛生
搜 索
我省首例"產時胎兒手術"成功 多科室20名醫生零時差對接
2013-10-11 09:43:47 來源:生活報  作者:李華虹 孫瑜淼 霍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術後母子平安(圖片由哈醫大二院提供)

  生活報10月11日訊 5日,哈醫大二院產科、兒外科、新生兒科、麻醉科、重癥醫學科等多個科室的20名醫生聯手協作,為一位急診孕婦實施剖宮產手術,在胎兒進行自主呼吸之前,成功完成了胎兒的腹部畸形手術,整個過程僅用時65分鍾。據悉,此次“產時胎兒手術”為我省首例。目前,術後五天,母子平安。

  年輕媽媽愛子心切

  堅持要保腹中畸形胎兒

  家住北安的徐女士今年26歲,此前經歷三次流產的她在第四次懷孕時,經多家醫院檢查,均被告知腹中胎兒患有腹部缺損畸形。但這一次,徐女士決定無論如何都要保住這個來之不易的小生命。5日11時44分,距離預產期還有17天的徐女士感到腹部疼痛難忍,於是緊急趕往哈醫大二院。

  就診後,醫生發現,孕婦臀位先兆臨產,而且腹中胎兒窘迫,羊水少,需要進行剖宮產手術。但考慮到胎兒的病情,如果在出生後數日進行外科手術,一旦剖宮產後情況不佳合並臍部膨出畸形,因啼哭形成臍疝,寶寶很有可能等不到手術就夭折了。

  多次動物模擬實驗

  確保“產時手術”萬無一失

  考慮到孕婦和胎兒的特殊情況,產科陳萱教授決定組織醫院兒外科、新生兒科等多個科室,進行“產時胎兒手術”。產時胎兒手術目前在國內處於探索階段,僅有幾家醫院有過類似嘗試,我省還沒有開展過此類手術。據陳萱教授講,為了探索這一問題,該院產科及兒外科的團隊近一年來已經進行過多次動物實驗,為小羊進行了多次同類手術,以便時機成熟時實施“產時胎兒手術”。

  醫院在幾個小時內就召集了多個科室的20名醫生,會診、准備器械、與家屬溝通、完善手術術式、准備後備方案........六個半小時後,孕婦被推進手術室,准備手術。

  65分鍾手術實錄

  20名醫生同臺“零時差對接”

  19:00對孕婦進行麻醉

  麻醉是此次手術的難點,如果深了,對孩子有抑制作用,對大人不好;淺了,母親的子宮就不夠松弛,孩子就會危險。麻醉科薄玉龍醫生最終選擇為患者進行腰硬聯合麻醉。

  19:45剖宮產手術

  最危險也是最重要的步驟,手術既要保證胎兒的正常娩出,又要避免胎兒娩出後子宮迅速收縮掐斷臍帶。

  19:52胎兒娩出

  從切開子宮、刺破胎膜,到胎兒給藥、評估胎兒狀況,僅用時七分鍾,胎兒順利出生,新生兒科專家立即為胎兒進行氣管插管,建立靜脈通道,平穩胎兒血氧,斷臍。

  20:20進行新生兒腹部缺損修補手術

  兒外科李昭鑄主任和崔清波教授在為胎兒進行腹部臍疝修補術時發現,術前檢查僅發現了胎兒“臍膨出”的腹部缺損畸形,但在術中,醫生們發現胎兒還存在“美克爾憩室”這一少見畸形,這種先天的卵黃管畸形就好像一顆“定時炸彈”,如果不能被及時發現手術治療,將來很可能造成孩子腸出血或穿孔,甚至扭轉壞死,死亡率極高。

  20:50手術順利完成

  整個手術歷時65分鍾,20多名醫護人員參與,兒外科專家用時30分鍾為胎兒修補了3×3cm的巨大臍疝,同時切除了長3cm,直徑0.8cm的美克爾憩室。

  新聞鏈接

  “產房外科或產時手術”是指在胎兒出生後立即對胎兒疾病進行外科手術的模式。這一模式的最大特點是,產房和外科手術室合二為一,實現零轉運。剖腹產後,在麻醉醫師的協助下,小兒外科醫生迅速介入,為患兒實施畸形矯治手術,避免畸形嬰兒在轉運過程中會出現能量丟失、體溫喪失、感染機會增多等現象,不僅有利於患兒的早期恢復,減少患兒的疤痕形成,患兒分娩後不出產房就完成了畸形的糾正。很多胎兒的先天畸形疾病都適用於產房外科或產時手術,包括孕期開放式宮內手術,如一些巨大的?部畸胎瘤,脊髓脊膜膨出等,以及孕期微創手術,如胎兒鏡手術,脣裂手術,胎兒心髒畸形的治療等等。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