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龍江城鄉居民飲食結構不合理 全省一半以上人群超重肥胖
2013-11-01 15:58:42 來源:東北網  作者:衣曉峰 董宇翔 杜筱 郭麗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日訊 (衣曉峰 董宇翔 記者 杜筱 郭麗穎) 目前,黑龍江城鄉低收入人群營養不良發病率較高,分別為平均水平的2.1倍和1.3倍;而高收入人群營養則明顯過剩,中年群體超重肥胖率高達69.6%。由黑龍江省政府食物與營養諮詢指導委員會牽頭組織省衛生廳、省教育廳、省糧食局、省鹽務局、省藥監局、省農科院、國家統計局省調查總隊等多部門歷時一年完成的《全省首次居民膳食營養與健康狀況綜合性調查》近日正式公布。相關調查數據為改變人們不合理的膳食結構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國民健康水平,進而引領地方農業和食品工業調整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

  此次大型調查的結果表明,黑龍江城鄉居民的食物與營養狀況總體趨於改善。從2002年到2011年的十年間,全省城鄉居民食品消費支出分別增長174%和169%,扣除物價因素後仍有較大幅度增長。食物消費結構逐漸變化,動物性食物攝入量上昇,居民營養狀況得到改善。2010年調查人群營養不良率(2.5%)和貧血患病率(7.0%)好於2009年全國調查水平。但在調查中同時發現,有多方面數值遠未達到《中國居民膳食營養指南》標准。

  在食物攝入方面,全省居民普遍存在“6低2高”的現象,即蔬菜水果攝入量低於《指南》推薦標准下限的10.1%和87.6%;乳及乳制品攝入量僅達推薦標准的5%;豆類及豆制品、堅果攝入量僅達推薦標准下限的39%;粗糧攝入比重不到推薦標准下限的50%;魚蝦攝入量每人每天31.5克,比推薦標准下限50克低37%;大部分維生素、礦物質攝入量只達推薦標准的50%左右;食鹽攝入量為推薦標准的2-3倍,油脂攝入量過高,超過推薦限量的14%。在生活方式方面,只有12.2%的人經常鍛煉身體,15歲及以上人群年體檢率只有30.3%,15歲及以上男性居民的吸煙率高達48.4%。

  而因膳食結構和生活方式不合理,直接導致該省居民1/2以上的人超重肥胖(18歲及以上調查居民超重肥胖率為58.7%),近1/3的人高血壓(18歲及以上調查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29.2%,其中城市33.5%),近1/3的人血脂異常(18歲及以上調查居民的高甘油三酯血癥患病率為22.6%、高膽固醇血癥患病率為5.1%),並且糖尿病患病率和血糖調節受損人群數量較高(18歲及以上調查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為7.6%)。

  調查中發現的一個事實是,黑龍江低收入人群營養不足,最低收入戶人均食品消費支出僅為平均水平的50%左右,城鄉低收入居民營養不良發病率分別為平均水平的2.1倍和1.3倍。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高收入人群營養過剩,城鎮高收入戶均食品消費支出高出平均水平75.2%,肉類和油脂攝入量超過國家推薦標准上限的32.8%和51.8%,在外用餐支出比平均水平多141%。其中中年(45-59歲)高收入人群超重肥胖率高達69.6%。

  據黑龍江省食物與營養諮詢指導委員會負責人介紹,從調查結果來看,全省居民高油、高鹽、多肉、多精米白面、少果蔬、少奶豆、少魚蝦、少粗糧、少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飲食結構,以及高吸煙率、少運動的生活方式,致使超重肥胖和血脂異常的人群比重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居全國居民死亡因素前3位的腦血管病、惡性腫瘤、心髒病高發。目前這種不合理的膳食結構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根源於黑龍江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和傳統的膳食生活習慣,在競爭帶來的昇學、就業、工作壓力和電腦、電視普及,收入提高、社交增加等新的社會因素疊加作用下,問題也因此越來越突出。

  為此,黑龍江省政府正在制訂相關方案,計劃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一場膳食革命、健康生活引領行動。

  新聞鏈接:

  作為國內首次進行的針對居民膳食營養與健康狀況綜合性調查,此次經黑龍江省政府批准的調查,是采取多階段整群定點隨機抽樣調查與綜合統計調查相結合的方式,調查結果以整群定點隨機抽樣調查數據為主。其內容主要分為五部分:即省衛生廳負責的一縣一區2010年和2012年兩次1821戶、3851人的居民營養與健康情況抽樣調查,省教育廳負責的5市30所學校6000學生的膳食營養情況抽樣調查和5市、9校、4284名學生的油鹽攝入量稱量抽樣調查,國家統計局駐省調查總隊進行的41個縣市區4490戶的入戶調查,省鹽務局負責的2009-2011年全省居民日平均食鹽消費調查,以及省糧食局負責的1203戶稻麥加工企業全谷物米面加工比重的調查。

責任編輯: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