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1月13日訊 為破解農民看病難的難題,我市2007年在全市鋪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隨著“新農合”惠民政策的不斷延伸,碾子山區緊扣“實惠、方便、監管、創新”的惠民主題,創新探索惠民機制,新農合工作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廣大農民從當初的將信將疑轉變為贊不絕口。
“虧得及時加入了‘新農合’,在我們全家求助無門的時候,拿到了孩子的救命錢!”家住碾子山區興華村,現在沈陽打工的胡春偉在電話中激動地講述著兒子的遭遇。
2013年,胡春偉7歲兒童胡函銘不幸患上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孩子這突如其來的疾病無疑讓這個靠打工為生的農民家庭雪上加霜。胡春偉和妻子為了給孩子治病,欠下了十多萬元的外債。正在他們夫妻二人一籌莫展的時候,“新農合”為小函銘報銷了7.6萬元醫藥費,不僅如此,碾區紅十字會還先後2次為小函銘申請國家“小天使”專項救助基金共5萬元,12萬多元的“救命錢”讓胡春偉和妻子激動的熱淚盈眶:“‘新農合’就是救命稻草!就是護身符!”
有了新農合,病敢瞧了,身體好了,日子過得更踏實了,這是如今碾子山區越來越多參合農民的心聲。堅持把推進“新農合”作為為老百姓做好事、辦實事的重要民生工程,自2007年“新農合”實施以來,逐年加大投入力度,報銷補償范圍逐年擴大,人均補償金額逐年提高。各級財政補貼由2007年的50元提高到2013年的280元;區鄉衛生院、區中醫院、區人民醫院和市三級醫療機構的報銷比例由2007年50%、40%、30%、25%,提高到2013年的90%、70%、60%、50%;單病種付費最高限價由2007年的20個,增加到2013年的70個;住院補償保障封頂線由2007年的1萬元提高到10萬元;住院補償人次、金額由2007年2871人次、63.7萬元增加到2013年的16095人次、521萬元;“五保戶”由政府撥專款保障全部參合。2013年全區共有參合農民17300人,參合率達到了98%以上;各級財政補貼提高到280元;報銷補償人次、人均補償金額逐年增加,鄉衛生院報銷比例提高到90%。2013年有近1.6萬人次獲得“新農合”補償款共計521萬元。
碾子山區“新農合”制度的一件件便民措施,一項項惠民政策,實現了參合農民利益的最大化,不僅有效解決了過去農民看病難和因病致貧的突出矛盾,並且走出了一條“農民得實惠,政府得民心”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