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生活資訊  >  天氣出行
搜 索
哈市治霾環保部門給時間表:2年內主城區小鍋爐全拆除
2014-01-14 08:34:57 來源:生活報  作者:劉暢言 於鴻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1月14日訊 連日來,13日,記者從哈市環保部門了解到,為根治霧霾,減少污染源,哈市正在完善制定《哈市重污染天氣預警應急預案》和《哈市清潔空氣5年計劃》,與此同時,冰城重拳治霾時間表正式出爐:預計本月底,霧霾源分析出結果;1年內,4.5萬輛黃標車全淘汰;2年內,主城區內小鍋爐都改造;3年內,3環內污染企業均搬遷。

  “霾伏”嚴重 去年冰城每3天就有1個污染天

  記者從哈市環保部門了解到,從2013年1月1日起,哈市開始實施空氣質量監測新規,空氣監測項目由原來的3項變為6項,增加了臭氧、PM2.5、一氧化碳的監測指標。去年哈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有241天,少於上一年的318天,超標天數高達124天,其中輕度污染53天,中度污染15天,重度污染38天,嚴重污染18天,也就是說,平均每3天就有1個污染天,空氣污染問題突出。

  記者注意到,因哈市地處高寒地帶,空氣質量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較大,長達180天的冬季燃煤供暖期間,空氣污染較為嚴重,而春末、夏季和初秋的天氣質量相對較好。

  令人尤為不安的是,在東北三省黑吉遼的沈陽、大連、長春和哈爾濱4個重點城市中,同為冬季采暖城市,哈爾濱的“好天”並不多。以未實施空氣質量監測新規的2012年為例,達標天數哈爾濱為318天,而沈陽、長春和大連分別為329天、338天和351天。

  在2014年剛剛過去的13天裡,哈爾濱竟然沒有一個“好天”,5日冰雪節當日12時,12個監測點,2個重度污染,10個嚴重污染。

  “霾機”四伏 燃煤和汽車尾氣佔霾總量一半

  哈市出現的霾到底是什麼造成的呢?哈市環保部門初步測算得知,兩個污染源構成哈爾濱霾的主要成分,一是燃煤,包括供暖燃煤和生產燃煤,約佔霾總量的33%;二是以黃標車為污染主體的機動車尾氣,約佔霾總量的22%。其他產生霾的污染源有粉塵、秸杆燃燒和工業排放等。

  今年,哈市將著力構建政府統領、企業施治、市場驅動、公眾參與的大氣污染防治新機制,確保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總量比2010年分別減少2%、2.9%、6.4%和9.6%,並實施節能與排放雙重監控,加快淘汰落後產能。

  今年,哈市還將改革生態環保管理體制,完成《哈爾濱市主體功能區規劃》和6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規劃。環境污染采取第三方治理,通過向社會購買公共服務,實現生態環境更好保護,並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新增治理面積36萬畝,造林9.3萬畝,城區新植樹木50萬株、新增綠地102公頃,用生態的、綠色的、良好的環境來平衡污染源清除期間的環境承載力。

  春節期間,哈市政府還將倡議市民、單位少放或不放煙花爆竹。如出現霧霾天氣,必須暫時停放,否則將被處罰。《哈爾濱市經營和燃放煙花爆竹安全管理辦法》今年年內也有望修改,煙花爆竹或由限放變為禁放。

  治霾時間表

  1年內淘汰黃標車本月底霧霾源分析出結果

  今年,哈市將編制哈爾濱大氣污染防治達標規劃——PM2.5源解析及傳輸規律報告,通過源分析的結果對癥治霾,源解析結果預計本月末出結果。

  記者了解到,汽車尾氣是形成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目前,哈市共有11.5萬輛黃標車,主城區有4.5萬輛,哈市今年將一次性全部淘汰主城區4.5萬輛黃標車。今年起,哈市燃油將啟用國Ⅳ標准,到2016年,提高到國Ⅴ標准,比國家相關標准達標要求提前一年。

  哈市還將加大環保產業的投資力度和能源結構調整。推廣天然氣,鼓勵出租車、公交車使用清潔能源,新增壓縮天然氣汽車,更新600臺新能源公交汽車。重點加快公共交通系統建設,減少私家車上道,倡導綠色出行,鼓勵有條件的新城區學習並實施平房區公共自行車系統,減少燒紙等行為對環境的危害。

  2年內主城區504臺小鍋爐全拆除

  燃煤是哈爾濱霧霾形成的主因,哈市對10噸以下鍋爐的全面整治給出了時間表,兩年內,將采取拆除、並網、改用清潔能源的辦法基本消除遍布主城區的點式污染源,並實施原煤禁銷區,在已經形成的主城區之外和各個開發區之內,嚴禁銷售原煤。

  哈市現有小鍋爐10噸以下504臺,今年年內將拆並240臺,新增集中供熱能力1500萬平方米,到明年年底前,剩餘的264臺也將全部拔掉。對分散在主城區的499臺1噸左右的小鍋爐,將通過改造使用油、電、氣等清潔能源。

  3年內三環內不再有污染大氣企業

  記者了解到,在大氣污染治理上,哈市從3方面入手,第一方面是加強大氣污染的警示、解析和預防工作,哈市政府制定了《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新版也有望近期出臺。同時,建立了污染防治聯席會議制度和信息公開制度,有針對性地及時下發一些緊急通知,將大氣污染降到最低。哈市還相繼建立了《機動車排放污染防治條例》、《城市居民居住區環境保護條例》、《防治城市揚塵污染暫行辦法》、《主要污染源排放總量控制辦法》等。

  省委、省政府拿出了1億元專項資金,哈市政府配備了2億元,總共3億元用於專項治霾,主要用於污染車輛的淘汰、小鍋爐的治理等。哈市還將禁止城郊農民秸稈、城區落葉在初冬季節燃燒,施工現場揚塵作業。街路清掃的機械化率和春、夏、秋三季的水洗率也將提高到70%,確保空氣污染源頭治理取得明顯成效。

  從今年起,哈市將啟動三環內工業污染企業的搬遷,3年內,三環內將不再有任何污染大氣的企業存在。哈市環保部門還對26家重點煙塵排放單位和21家重點耗能企業進行重點監控。

責任編輯:張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