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艷,女,1964年出生,現為小嶺鎮中心學校教師。愛是人類社會最簡單的語言,每個人都有對愛的向往和追求,既有對祖國的愛、對社會的愛,也有對家人的愛。要建立起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對於需要同時奉養古稀老人、照料重病丈夫、養育未成年兒子的家庭,更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在王秀艷的人生當中,經歷著辛酸,感受著幸福,用無盡的愛詮釋著家庭美德。
一、細心呵護,不離不棄。1986年5月,王秀艷懷著對愛的向往與愛人組成了家庭。當時愛人的家庭人口多,但是她們婆媳之間、姑嫂之間都能互諒互讓,相處特別和諧融洽。白天她和愛人一起上下班,晚上一起做家務、一起備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一直以來相親相愛,真誠相處。一家人其樂融融,幸福美滿。
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她用心體會生活快樂的時候,不幸降臨到了她的家庭。五年前,她的愛人突然得了腦出血,原本幸福快樂的家庭突然像天塌了一樣。愛人的病情特別嚴重,四個腦室出血,出血量多得無法計算,一個多月人事不醒,經過三個多月的治療,終於脫離了危險。但是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癥,始終生活不能自理。這五年來,她每天都要給病重的愛人穿衣服、洗臉、刷牙、漱口、喂飯、按摩,最難的是他大小便失禁,不知道啥時候大小便,尿濕被褥、褲子是經常事,拉到床上、褲子裡也是經常事。她從不嫌棄,每天都要給愛人換洗弄髒的衣褲、被褥,經常給他剪指甲、洗頭、洗腳、洗澡等等,每天下班以後還要擠時間幫助他進行恢復鍛煉,還要操持所有的家務。她耐心細致的照料了愛人整整五年,從無怨言,做到了不離不棄。但是她的真心付出並沒有感動上蒼,愛人還是永遠地離開了她。
二、孝敬父母,家庭和睦。王秀艷的愛人已經離她而去,悲痛傷心之餘她還要肩負起愛人沒有盡到的責任。
婆婆今年已經74歲,由於兒子長期患病,身為母親的婆婆也跟著操心上火。在她白天上班時,婆婆要看護病重的兒子,操勞過度使婆婆的心髒病加重,還伴有高血壓、腰間盤突出等多種疾病。加之兒子的突然離去,婆婆受不了這沈重的打擊,病倒了。婆婆有了心理負擔,覺得兒子已經離去,自己還能和這個兒媳生活在一起嗎?她理解老人的心情,她更知道自己作為兒媳應該替愛人去盡孝道,她趕緊安慰婆婆:『家永遠是你的家,雖然宏宇走了,我會照顧你今後的生活,只能對你更好,請你相信我!』消除了婆婆的顧慮,她每天都陪婆婆到醫院打針,及時買藥,悉心照料,使婆婆傷痛的心得到了安慰。
三、愛崗敬業,積極奉獻。婆婆的身體不好,供兒子上高中、上大學,加上每天不分晝夜照顧不能自理的丈夫,王秀艷的眼睛熬壞了,帶上了花鏡,看書時間長了,連人都看不清,身體操勞垮了,貧血癥狀很嚴重,頭暈目眩,虛弱無力,心髒也供血不足。但是她沒有耽誤學生的一節課,每天仍然盡自己所能完成本職工作。多年來始終承擔著五、六年級的班主任和數學、語文課教學的工作,雖然很累,但是她只要一想到那一雙雙充滿求知渴望的眼睛,想到學校領導、老師們多年來給予的關懷和幫助,她就渾身充滿了力量。
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付出獲得了豐碩的成果,她所帶的班級學風濃、班風正、成績佳,多次受到學校領導和家長的好評,她也多次被評為哈市級、阿城區級優秀教師。
無論生活有多少困難,無論路途有多少艱辛,王秀艷仍願意獻出她的一片愛心,因為她覺得愛是滴滴甘露,枯萎的心靈也能澆灌蘇醒;愛是融融春風,冰冷的感情也會吹暖消融。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