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晚報5月9日訊 記者8日從有關部門獲悉,作為今年哈市惠民項目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小學生食堂、集體配餐單位將有食品安全檢驗設備了。據悉,這個哈市研發的覆蓋中小學生餐飲單位的食品安全自主管理平臺,在全國尚屬首個,目前已初步篩選三所學校作為試點。
什麼是中小學生食堂食品安全檢驗室?即在中小學生食堂建立食品安全管控點視頻監控及報警裝置,依據先進的軟件系統,實現對食堂原料及成品的初級檢驗,從源頭上防控中小學生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
據市食藥監有關專家介紹,檢測的實現是基於哈市和第三方共同研制的食品安全自主管理平臺,這種科學的監測設備可以在學校食堂、集中配餐單位使用,對原料、保管加工過程進行時時檢測和監控。可以檢測的內容很多,如檢測農藥殘留,是否有注水肉,食用油是否為回收油,糧食是否為陳米,以確保原料合格。
自動監控設備還可以監測冰箱儲存的溫度,如果溫度超出正常范圍,食堂管理員的手機就會自動報警,提示“溫度失控”。非加工時間如果有外人擅入操作間,也會自動報警。同時,攝像頭還會24小時監控食堂裡的衛生狀況。
目前,食藥監部門已組織進行了檢驗檢測管理軟件的昇級技術工作。同時,實地到相關學校進行調研,並與教育部門進行了溝通,擬初步篩選3所學校進行試點,待試點成熟之後,再陸續鋪開。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