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外賣小哥為按時送到經常闖紅燈逆行 一天騎車30公裡爬樓70層
2016-11-05 07:28:02 來源:黑龍江晨報  作者:尚曉卓 劉子揚 趙政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5日訊 『宅人經濟』催生出的各式外賣App為市民提供了足不出戶便能品嘗到可口飯菜的平臺。這個平臺上最不可缺少的就是送餐員,他們風雨無阻、爭分奪秒將熱乎的飯菜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客戶手上。由於外賣送達要在一個小時之內,送餐員抄近道、闖紅燈現象嚴重,導致交通事故頻發。為體驗送餐員工作的辛苦與危險,近日記者隨送餐小哥一起送餐,體驗他們的一天。

  著急送外賣險些撞上轎車

  10月31日上午10點,一家外賣送餐員劉軍(化名)開始了一天工作。

  劉軍說,他在這家外賣已經半年左右。這家外賣與其他幾家外賣平臺派單的模式不同,實行外賣員自行搶單模式,所以他們並不固定接單時間,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接單。『我有時候10點以後纔開始接單,因為10點之前單數是一天之內最少的,但是晚上我一般會工作到10點以後,甚至12點。』說完劉軍拿出自己的手機向記者展示他們所用的達達搶單平臺並搶了一單。記者看到劉軍搶單後平臺上顯示需要在39分鍾內送達。

  劉軍搶完單後立即騎上電動車出發,記者緊隨其後,12分鍾到達了要取餐的店鋪。由於店家還沒有准備好要送的餐,劉軍只好在店鋪裡等,13分鍾後店家纔准備好,此時離規定送達的時間還有14分鍾。劉軍騎上電動車『嗖』地就竄了出去,在騎行至建設街與頤園街交口處,為了趕時間闖了紅燈,差點與一輛黑色大眾轎車相撞,幸好司機剎車及時。司機探出頭來罵了劉軍幾句,劉軍連連道歉,最終在39分鍾內將餐送到了客戶手上。確認送達後,這一單就算完成了。

  冬天收入最少 被投訴還要扣錢

  劉軍說,到店時間規定是在15分鍾之內,送達時間根據路程長短略有不同,但最晚也要在1個小時內送達。他也不想闖紅燈的,但是時間緊迫,如果在規定時間沒有送到的話,客戶一旦投訴他這一單會被扣錢。『我這一單也就纔掙5塊錢,要是被投訴了還要被扣20元。』

  記者發現,劉軍所使用的平臺上搶單頁面不僅顯示每單的收入,旁邊還顯示著凍結多少錢。據了解,達達外賣員沒有底薪,收入根據接單路程的遠近來定,一般3—20元不等。凍結是為了在送餐員丟餐、超時時賠付客戶,一般10—100元不等。

  上午11點到下午2點是送餐員一天中最忙碌的時候,劉軍在這3個小時內就搶了7單,在送餐的路上就要搶下一單,中間一點休息時間都沒有。在忙完這一段時間以後,劉軍纔回家簡單吃了口泡面休息一會。

  下午4點30分,劉軍開始了晚上的工作,一直送到晚上10點30分,共接了21單,收入108元。『冬天送外賣是真不好乾,天氣太冷,要是下雪就更難送了,路不好走還有危險。夏天每天都能接30多單,月收入肯定能達到4000元甚至更多,到了冬天,每天能送20單就算多的了,一個月也就3000左右。』劉軍說。

  嫌電梯慢常爬樓梯

  乾外賣員最累的就數爬樓梯了。記者跟隨劉軍送了10單外賣,有7單都需要爬樓梯,而且大部分都是5樓以上。記者爬了10回樓梯就已經抬不起腿了,而劉軍卻還在一單一單地送,不斷地爬上爬下。

  劉軍說,他送的這片區域大部分都是老小區,都沒有電梯,只能靠自己爬。剛開始送外賣的時候,每天晚上回到家腿都酸得不行了,乾的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雖然現在很多新小區都有電梯了,但是有時候等電梯的時間太長,太耽誤時間,我還是會選擇爬樓梯,盡量早一點將餐送到客戶的手裡。』果戈裡大街上逆行擦過一輛輛公交車

  王順今年20歲,兩年前離開老家五常來到哈爾濱,先後乾過服務員、後廚幫工,半年前經人介紹乾起了送餐員。現在。王順就職於百度外賣,負責南崗區秋林附近的送餐工作。

  1日上午9點,王順開始了忙碌的一天。剛剛打開手機外賣App沒多久,一條送餐任務就彈了出來。『走,去國民街。』說著,王順騎上電動車趕往餐廳取餐。由於天氣寒冷,王順已經全副武裝。『公司給配的棉服,我裡面還穿了羊絨衫,下面是棉褲和護膝、棉鞋,戴著頭盔,咱這工作沒辦法,就得多穿。』王順邊騎邊說。5分鍾不到,王順趕到了餐廳等待取餐。『這單是黑山街那邊的,還行,不遠。』王順取了餐,快速地上了車,疾馳而去。

  一路上,王順一直逆行在果戈裡大街上,時不時就會跟公交車擦肩而過。不到10分鍾,王順就到達了訂餐用戶的樓下。『沒辦法,冬天保溫箱不保暖,咱就得早點到,怕飯涼,涼了顧客就會投訴。我也知道逆行危險,自己多加點小心唄。』隨後記者一同與王順爬上了6樓。『宋先生是吧,您的外賣。』『謝了師傅,辛苦了。』客戶的一句辛苦,讓王順心裡美滋滋的。

  一天騎車30公裡爬樓70層

  11點到下午2點,是王順一天中最忙的時間。短短的3小時,王順共送了12單。累計騎行約30公裡,爬了70多層樓。記者隨同王順送了三單,爬了兩趟樓,就累得上氣不接下氣。騎車時很冷,爬樓後又很熱,這種體感的不舒服和身體的疲勞刺激著自己,然而王順還充滿乾勁地乾活。

  忙完這個飯口,王順終於有時間吃口飯。『全職在這種正規外賣公司有好處,一天從早9點乾到晚上8點,一般都能接30多單,比較穩定。福利還行,比當服務員掙得多了。雖然辛苦,但一個月能開5000多塊,自己夠花,還能給家裡寄點。』王順說。

  下午4點20分,是十七中學生下課吃飯的時間。由於是預約單,王順早早來到校門口等。結果到半點,取餐的學生纔姍姍來遲。『不好意思啊師傅,壓堂了。』學生愧疚地說到。

  『沒辦法,咱這個餐不能晚到,但是客戶晚到的話沒辦法,只能等著。這都是老客戶了,天天都給這些學生送餐,讓他們吃上熱乎飯好好學習,以後別乾這麼辛苦又危險的工作。』說這話的時候,王順眼裡流露出更多的是無奈。

  戴上手套,騎上電動車,王順消失在暮色當中。

  鏈接

  10月18日12時15分許,在哈市道裡區群力第六大道與融江路交口信號燈處,一輛125路公交車與一逆行外賣電動車相撞,騎車男子隨後不幸身亡。

  7月3日,在哈市南崗區嵩山路和淮河路交口附近,一名送餐小哥騎電動車送餐途中闖紅燈被車輛刮倒,腰部受傷被送往醫院救治。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