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11月8日訊 7日交通早高峰,哈市迎來今年首場規模性降雪,受雪後道路濕滑、駕駛人有意識慢行、高峰流送學流疊加、部分路段封閉施工、坡路車流堆積難行,以及違停等交通違法行為因素影響,市區通行壓力進一步增大,早晚高峰時間大幅度延遲。
哈市交警部門通過提前上崗、延時出勤,增加警車巡邏頻次及時拆解事故、推移故障車等措施,保障了市區早高峰安全平穩過渡。
早高峰4個小時纔結束
7日清晨的降雪是市區入冬以來首場規模性降雪,適逢首個工作日,大部分市民應對不充分,導致市區內整體交通流量在沒有較大變化情況下通行壓力進一步加劇。
交警部門介紹,當天早高峰6時40分就已開始,直到10時30分許,除部分路段外市區整體交通纔逐步恢復正常。期間除各校園周邊及各施工路段沿線交通壓力較大外,中山路、新陽路、友誼路、和平路、二環橋、安發橋、文昌橋,以及部分坡路橋梁車流均長時間呈飽和狀態,而晚高峰時間也有所延長。
五方面原因導致通行緩慢不暢
導致通行緩慢不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是道路濕滑,駕駛人面對首場規模性降雪大多選擇謹慎小心行駛;二是雪天加劇影響了校園周邊停車秩序,及施工區域沿線瓶頸路段因起步慢等原因使車輛交替通過率進一步降低;三是因降雪,各坡路成了新的交通節點,上坡處車流因逐漸堆積大幅度影響了沿線整體通行效率;四是因路口起步慢、車輛間距增大、通行不暢等原因,更多路口呈現飽和狀態,部分駕駛人不服從交警手勢指揮,無燈控路口爭道搶行等違法行為形成了路口擁堵,並擴大影響至周邊區域正常通行;五是輕微簡易事故不及時拆除、靠邊等,加劇了沿線的通行不暢。
此外,個別公交車不靠站臺停車、出租車隨意上下客,車輛隨意變道、機動車違停等交通違法也是造成通行困難的部分原因。
1800餘名交警、輔警上路執勤
哈市交警部門在市區各重點路口、坡路、支乾路交匯、橋涵處、校園門前、施工路段周邊增設崗位,強化警力部署,以保障路口、節點通行有序。
7日早高峰,1800餘名交警、輔警6時30分上路執勤。交警采取聯動指揮等方式代替信號燈放行,並采取手勢指揮交替放行等措施,保障車流安全有序快速通過。
270餘臺巡邏警車上路開展往返巡控,及時排除事故車、故障車,同時還增派了近20個事故處理組上路待機。交警部門積極聯系清雪作業部門並提供相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