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楊殿軍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主題重大、影響深遠,在中國共產黨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裡程碑意義。
一、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六中全會的一大歷史貢獻,就是明確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全會正式提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是黨和國家根本利益所在,是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根本保證,是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迫切需要。有了這個核心,我們黨就有了新時期的主心骨和掌舵人,就能夠有力維護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領導,團結帶領人民戰勝前進道路上的風險和挑戰,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有了可靠政治保證。
二、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六中全會的另一大歷史貢獻,就是在理論創造上,緊緊圍繞全面從嚴治黨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新舉措,進一步深化了我們對黨的建設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豐富發展了『四個全面』科學論斷。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的兩次重要講話,科學分析世情國情黨情的發展變化,深刻闡明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意義,深入回答管黨治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對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作出工作部署,對進一步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迎接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明確要求。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黨中央把握我國發展新特征確定的治國理政新方略,是新的時代條件下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決策。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相繼就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從嚴治黨進行了專題研究,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方略的漸次展開,標志著『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推進,標志著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思想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
三、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六中全會的又一大歷史貢獻就是在實踐探索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進行了頂層設計,為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制度保障。全會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乾准則》,堅持以黨章為根本依據,突出問題導向,著眼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則性、時代性、戰斗性,對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作出了系統規范,從12個方面對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提出了明確要求、作出了具有規定,其中新提出的重大觀點和重大舉措就有160多條,既指出了病癥也開出了藥方,既有治標舉措也有治本方略,針對性和操作性很強。這次全會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黨內監督條例》,對新形勢下加強黨內監督作了頂層設計,是規范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黨內監督的基本法規。《准則》和《條例》,一個重塑造,一個重約束,一柔一剛同向發力、剛柔並濟,為我們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指明了努力方向,規劃了現實路徑,為實現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推進奠定了思想基礎和機制規范。
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是我省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全力衝刺、奪取決定性勝利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深入學習研究宣傳中央和省委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各級黨組織的首要政治任務和我們理論戰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省理論戰線的同志們要增強責任意識和使命擔當,深化對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的理解和把握,推動中央和省委全會精神的學習研究宣傳不斷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