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29日訊 『龍江絲路帶』建設,是我省主動對接國家頂層設計的生動實踐,是貫徹落實『一帶一路』戰略的重大舉措,也是創新實施『五大發展理念』的重要手段,更是奮力走出龍江全面振興發展新路子的重大任務和有效路徑。省貿促會作為建設『龍江絲路帶』,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聯系政府、企業、市場之間的橋梁紐帶,必須更加主動地發揮『亦官亦民』優勢,更加積極地利用商協會平臺,更加鮮明地以貿易投資促進和商事法律服務為手段,更加有效地打造與『龍江絲路帶』發展戰略相匹配的貿易投資促進主渠道,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發揮更大作用。
一、加快創建對外開放品牌平臺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經濟新常態下外經貿和展覽業的深刻調整,在深耕傳統展覽品牌和市場的同時,我們必須更加側重於『龍江絲路帶』沿線國家和新興市場,突出創新驅動,提昇展覽實效,打造品牌平臺,推動轉型昇級。一是辦好中俄博覽會、哈洽會等重點品牌展會。精心謀劃展會主題,不斷創新布展方式,合理分配產業板塊,建立展會數據,以激發中俄合作熱點為牽動,促進我省與『龍江絲路帶』相關國家地區經貿往來。繼續辦好綠博會、新博會和乳業大會等品牌展會,舉辦綠色食品產業發展論壇等高峰論壇,持續推動全省優勢重點產業發展。二是創新『互聯網+展會』發展模式。借助東北網優勢資源,聯合共建中俄(會展)合作網,與中俄經貿資訊網、俄羅斯衛星網等建立伙伴合作關系,從中俄博覽會入手,努力營造中俄合作良好生態圈平臺。加強與國內外博覽局、展覽機構溝通聯系,引入優勢要素資源,推動中俄博覽會等重點會展項目加入世界展覽業協會(UFI)。探索全省會展業市場化、信息化、國際化、專業化發展的有效路徑,打造大數據會展服務平臺。三是定向定題謀劃貿易投資促進活動。根據在『龍江絲路帶』沿線國家的比較優勢和潛力,組織國際商會會員企業,開展有針對性、分層級、定向定題貿易投資促進活動。創新服務貿易促進手段,開展服務貿易專項促進工作。參與國家貿促會中小外貿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力爭將我省納入其建設試點。
二、加快推進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
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做出的重要戰略決策,是深化新一輪對外開放和體制機制創新的重要試驗田。省領導多次指出,要發揮區位優勢,打造對俄開發開放先行區,積極申報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快推廣復制上海自貿區的成功經驗。開放程度低、開放進程滯後,仍是我省亟需補齊的短板之一。因此,我們要在前期調研申報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快推動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步伐,對深入推進『龍江絲路帶』建設和發展開放型經濟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一是全面推動自貿區申報和調研。搶抓新一輪沿邊地區有望獲批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建設機遇,加強與國家有關研究機構合作,修改完善《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草案)》。深入『五個片區』實施主體進行專題調研,謀劃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實質性操作內容,努力形成多區疊加、內外聯動發展格局。二是促進經驗復制推廣。舉辦涉外商事法律專題培訓,落實多雙邊自貿區成果。積極與有關職能部門聯合舉辦全省若乾期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培訓班,推動經濟、監管部門乾部和重點企業的培訓,提高對自貿區的了解和認識。三是籌備組建黑龍江自貿區研究院。與哈爾濱商業大學聯合共建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研究院,力爭打造一批品牌班次、品牌課程、品牌講壇,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可借鑒的科研成果和成功經驗。
三、建立和參與多雙邊工商合作機制
國家關系是政治關系、經濟關系、軍事關系、人文關系的總和。當前,國際關系日益復雜,工商交流、企業外交對政府外交的支持作用更加突出,企業經貿、交流先行,推動多雙邊經貿關系發展,特別需要貿促機構發揮其在全球工商界交往的獨特作用。一是加強對外聯絡網絡建設。研究和梳理『龍江絲路帶』24個重要節點合作線索。配合重點貿易投資促進活動,做實國外商協會邀請工作,開展宣傳推介、考察洽談、商務交流及人文旅游等配套活動。放大與俄烏拉爾工商會交流合作的成功經驗,復制推廣到24個重要節點城市,不斷拓展對外聯絡觸角和貿易投資促進渠道。二是緊密與沿線區域工商會聯系。發揮中俄工商理事會中方聯絡辦公室作用,擎起牽頭省旗幟,放大召集人話語權和影響力。參與中國貿促會其他雙邊工商合作機制建設,借力貿促系統渠道資源。三是建立貿促信息體系建設。加強與合作線索主體的互動,定期雙向發布投資需求、市場要素、展會活動、政策法規等信息。建立內外聯動和信息共享機制,通過建立常態服務平臺,及時受理、提辦並回復企業及有關機構,增強與合作伙伴的粘性。同時,梳理省內企業進出口需求及對外合作意願,定期對外發布信息,實現『配對』工作機制化、實效化、常態化。
四、加快構建外商投資綜合服務體系
深入研究掌握跨國公司發展規律,科學研判跨國公司投資趨勢是做好外商投資服務工作的前提和基礎。為此,我們要適應國內外經貿形勢的新變化和牢牢把握跨國公司投資發展規律,為到我省投資的外商提供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務,為外資的進入提供更便利的環境,為外商的發展建立正能量的綠色通道。一是做好全省外商投資環境評估。進一步厘清當前外商投資環境中存在的問題和差距,探索對接國際環境,契合國際規則,實現投資貿易便利化的發力點和有效路徑,對外商投資環境提出整體化、系統化、數據化等一體化解決方案。探索建立投資環境『守夜人』機制,常態化發布相關信息及投資成功案例,適時舉辦黑龍江省外商投資環境發布會。二是加大對外商投資企業服務力度。推動建立『橫向聯席、縱向聯動』的外商投資服務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或聯動會議,共同研究解決外商投資遇到的實際問題,盯住最後一項審批,協調投資者最後一個『煩心事』。三是加強涉外商事法律服務。向國家爭取在我省設立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東北分會暨中國國際商會東北仲裁院。強化ATA單證冊業務在中俄經貿合作中的促進作用,增設代辦點。推動簽訂《省高法、省貿促會關於建立商事糾紛訴調對接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努力開展經貿摩擦預警和應對工作,爭取國家貿促會支持,增加在我省經貿摩擦預警體系布局設點。
五、務實促進雙向投資合作
貿易投資促進是貿促系統的立身之本,鼓勵『走出去』對外投資和把外資『引進來』有效利用是促進雙向投資的重要抓手,我們要創新服務手段,拓展工作領域,豐富常態化、日常性的工作內容,進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成效。一是舉辦金融促進產業項目發展系列招商活動。針對經濟重構中金融要素供給不充分,資本力量對資源配置作用還未完全釋放出來的客觀實際,繼續開展金融要素招商,為實體經濟招商補充金融要素支持。學習掌握新型金融成長規律和風險,努力營造資源資本化發展『小氣候』和路徑,並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務。二是開展重點產業項目跨境投資促進。促進生產要素向『龍江絲路帶』沿線集聚,宣傳推介我省主導的跨境物流產業和進出口加工業。對世界500強企業重點經營領域進行篩選,收集整理戰略投資者重大產業布局信息,建立企業產業鏈要素檔案,以專業小分隊形式針對重要客商開展專題貿易投資促進活動。三是積極促進對沿線國家投資合作。深入研究我省融入『龍江絲路帶』開放型經濟的優勢和潛力、發展路徑,找准境內外重點產業布局和結合點,努力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物流鏈。幫助我省在俄羅斯的境外經貿合作區開展招商推介,支持省內國有大型企業、民營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化經營。
六、發揮樞紐型機構作用,壯大陣地和舞臺
『聚合資源、廣拓渠道、服務至上、出彩作為』是放大貿促功能、做實國際商會的宗旨,我們要發揮機制體制靈活的特點,形成自己的特色服務和增值服務,打造具有廣泛代表性和影響力樞紐型機構,不斷壯大貿促陣地和舞臺,讓更多的龍江企業增強獲得感。一是籌備組建『龍江絲路帶』區域會展聯盟。以中俄區域會展聯盟、中國北方會展聯盟為依托,推動成立『龍江絲路帶』沿線國家區域會展聯盟或中蒙俄會展業聯盟,發揮會展行業的系統資源優勢,推動區域會展業合作與發展,促進地方經濟優勢互補。二是籌備組建域外『龍商會』聯盟。按照『組織起來走出去,把走出去的組織起來』的理念,加強與境內外『龍商會』聯系,共同創建『龍商會』聯盟,發起成立振興東北實業基金,為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凝聚力量。發揮域外『龍商會』熱愛家鄉,善於整合集成中俄差異性的優勢,通過搭建平臺、信息共享,構建線上線下、國內國外平臺服務體系,通過『龍商會』實現『南聯北開』繼往開來的新局面。三是放大國際商會平臺功能。以大力發展行業專業委員會為切入點,從注重數量向提昇質量轉變,強化滲透、嫁接、吸納,壯大『鐵杆』會員隊伍。對國際商會會員分類服務,鼓勵會員企業參加有關展會展覽、商務考察、推介洽談等活動。發揮《龍貿》會刊平臺載體功能,為企業提供有價值信息,不斷提高靈活性、針對性和時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