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解放思想勇擔當脫困轉型闖新路 訪雙鴨山市委書記孫?
2017-01-22 09:31:2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曉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月22日訊 雙鴨山市委書記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2016年,雙鴨山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對我省兩次重要講話精神,以及省委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委『五大規劃』『十大重點產業』『龍江絲路帶』戰略部署,面對各種挑戰不氣餒,紮實做好『三篇大文章』,全力以赴推動產業多元發展、群眾創業就業、經濟多輪驅動,構建多點支橕的脫困轉型發展新格局,經濟總體實現恢復增長,向好發展態勢持續鞏固。2016年,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6%,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同比增長8%。

  一是加快推進產業項目建設。以『雙深合作』為基點,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全市共簽約項目60項,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05億元。以『四頭四尾』為抓手,深度開發『原字號』,萬裡潤達糧食倉儲及精深加工、深糧集團糧食倉儲加工產業園、北大倉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開工建設,龍煤天泰芳烴試生產,神華電廠完成年度投資計劃。以向優勢產業和產品延伸為重點,改造昇級『老字號』,支持雙礦、建龍等大企業降本增效,盤活停產半停產企業22戶;以創新驅動為引領,新增科技型企業18戶,黑龍雙鍋產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市場為導向,加快推進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全市玉米種植面積361.6萬畝,比去年減少80.3萬畝;黑龍江海吉星農產品有限公司正式運營,農邁天下產銷對接中心、海吉星商城采購中心落成,預計全年可實現交易量1.2萬噸、交易額1.1億元。以發展外向型經濟為牽動,寶清白瓜籽預計出口量提高近50%,創匯3500萬美元;饒河互市貿易區投入運營,果蔬出口基地等項目一期竣工投產;饒河口岸過貨量和過客量同比分別增長85.2%、4.5%,四達中俄國際貿易中心過貨量、出口額同比分別增長33.7%、77.8%。

  二是全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培育壯大『新字號』,積蓄增長新動能,打造增長新引擎。深入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引進阿裡巴巴、騰訊等知名電商平臺,尚農電商平臺入駐商家312戶、會員3萬餘人,全市快遞業務量、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12%、67.2%。加強生態保護,食用菌、林果、北藥種植和林下養殖、東北黑峰、山野菜加工等林下經濟加快發展,預計全年可實現產值14億元,同比增長16%。以打造黑土濕地旅游核心區為引領,預計全年實現旅游收入22.5億元,同比增長31.9%。『雙深』冰上運動中心投入使用,『賞冰樂雪』系列活動如火如荼。

  三是充分挖掘人力資源潛能。把雙礦公司轉崗分流職工作為最大的人力資源優勢,順利完成8273人組織化分流任務,佔全省總安置任務的33.3%;通過帶領農民進入創客空間、開辦家庭農場、發展特色種植、開拓外埠市場等方式,推進農業種植結構調整;選派乾部赴深圳掛職鍛煉,搭橋引線招商引資,累計對接企業267戶,尋找合作信息線索99個;開展技能培訓1.2萬餘人次,提昇群眾創業就業本領。

  四是打造優良發展環境。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行政審批事項精簡到115項,查處破壞發展環境案件73件,化解涉企執行積案253件;全面治理城鄉環境,切實解決飲水、出行、供熱等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城市主城區實現24小時供水,結束飲用礦井疏乾水歷史。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互聯互通,確保牡佳客專七星峰隧道如期開工建設;加快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1176套城市棚改、27768套采沈區棚改任務全面開工。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孫?表示,雙鴨山將牢牢把握城市脫困轉型發展主線,以創新驅動為引領,緊緊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鍵,精准施策,集中發力,全面突破。

  一是圍繞資源開發利用做強實體經濟。深度挖掘優勢資源潛力,從供需兩端發力,推進煤炭、鋼鐵、建材、糧食加工等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延伸產業產品鏈條。

  二是圍繞質量效益型農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堅持『穩糧、優經、擴飼』,努力把農業結構調好調順調優。依托生態資源,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和畜牧產業。繼續搶抓『雙深合作』機遇,提昇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質量和能力,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把大糧倉變成大工廠、大廚房。

  三是圍繞新產業新業態轉換發展動能。加快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建設本地化結算的自營性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加快發展養老服務產業,加快發展冰雪產業。

  四是圍繞破解制約發展問題深化改革。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和行政效能,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用工制度改革和職稱制度改革,加強城市管理數字化平臺建設和功能整合。建立醫聯體、醫共體,增強基層醫療機構的便民化、微利化功能,建立適應市場需求的創業就業平臺。

  五是圍繞激發內生動力強化創業就業。強化產業帶動、平臺建設、政策引領、金融支持,為創業就業拓寬渠道、創造條件,紮實做好雙礦公司職工轉崗分流工作。

  六是圍繞增強人民獲得感努力改善民生。推進牡佳客專途經雙鴨山段工程按時間節點建設和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市區內立交橋等路網建設。全面啟動域內水體和城鎮垃圾治理工程,有序推進精准扶貧,全面完成采沈區棚改三年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