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0日訊 『東北民俗文化展覽館』、『喬家大院』、『民俗文化景觀大道』等旅游景點,精彩紛呈的旅游活動、優惠的門票政策……寒風瑟瑟也擋不住游客來蘭西的腳步;『蘭西亞麻制品』、『東北民豬肉』、『蘭西雜糧』等黑土特產走向全國,農副產品實現了低端向高端的華麗轉身,為蘭西農民掘出一塊新的『電商土壤』。
近年來,蘭西縣針對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提供多元化服務,調整傳統業態,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文化旅游、商貿物流、金融服務業,進一步強化政策扶持、完善載體建設、激發創業動力,推動現代服務業轉型昇級提質增效。
文化旅游產業全面叫響
蘭西縣累計投入資金5億元,初步形成了南山景區、東林寺景區、民俗景區和西北30萬畝省級自然保護區旅游發展框架。打造民俗風情游。依托蘭西地處哈市1小時黃金旅游半徑的區位優勢,深度挖掘呼蘭河文化、宗教文化、金源文化、民俗文化資源,打造民俗風情游。蘭西縣投資1500萬元建設黃崖子民俗村,主打『民俗懷舊之旅』品牌,陸續建成了東北民俗文化展覽館、喬家大院、民俗文化景觀大道等特色景點。其中關東民俗旅游文化大道,全長1500米,民俗大道兩側是再現關東民俗民風的民俗景觀雕塑60組,共計166個人物和動物造型。黃崖子民俗村被確定為全國旅游扶貧示范項目,獲批國家AAA級景區;建成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2處,省級鄉村旅游示范點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各1處,宗教文化游、綠色生態游、鄉村民俗游等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叫響全省。河口水利風景區被評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拉哈山被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蘭西懷舊之旅』被省旅游局確定為四季精品旅游線路節點,年均接待游客30萬人次。
『互聯網+』產業勢頭強勁
蘭西把『互聯網+』產業,作為助推促農增收重大課題加以謀劃和推動。2015年8月30日,阿裡巴巴集團與蘭西縣正式簽約,標志著全省第五個『千縣萬村』農村淘寶項目正式落戶蘭西縣,9月29日,與『一畝田』農產品商務平臺簽訂了農產品上行合作框架協議,標志著蘭西的農產品將插上電子商務的翅膀,拉動農業產業創造出更大的經濟效益。林語花溪電子商務公司在蘭西注冊成立,與京東商城等多家知名網店簽訂了3000噸農產品供應合同;『黑土小鎮』現代農業有限公司、『黑土皇糧』精耕農業生產有限公司相繼在京東商城、淘寶網開通了網上直銷業務。投資5000萬元的電商產業園項目投入使用,智慧農業綜合服務平臺項目一期建成投入運營;阿裡巴巴、京東商城、蘇寧易購、中國網庫等電商平臺相繼入駐,京東商城蘭西館、蘇寧易購蘭西館和105個阿裡巴巴村淘網點投入運營,以林語花溪、黑土小鎮為代表的電商企業發展到57家,年交易額達到1億元。蘭西被確定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商貿物流經濟提質增量
蘭西縣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要大力推進大型流通企業進入農村,推進農村流通現代化。建成『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配送中心兩處,改造農家店300家,標准農家店商品配送率達到70%。初步形成城鄉兩級協調發展的商貿流通格局。建成五方天雅綜合市場、吉龍農產品批發市場、老三蔬菜批發市場、隆盛物流產業園等商貿物流項目,改造縣集貿市場1個、鄉鎮集貿市場2個。外向型經濟加快發展。天纖紡亞麻紡織公司、金福園制油有限公司等外貿企業產品競爭力和國際市場份額不斷提昇。2016年全縣外貿進出口總額實現2700萬美元,較2011年增長35.9%;實際利用外資3265萬美元,較2011年增長53.1%。
金融服務業健康發展
蘭西縣通過創新金融信貸產品,加大融資投放力度。積極促進『三農』和中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加大對『三農』和中小微企業融資支持力度,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33.6億元,支農再貸款17億元。穩健推進全縣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該縣與省農業信貸擔保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開創了擔保平臺、金融機構和地方政府三方互促共進、互利共贏的全新局面。政府投融資平臺資源資產規模達到28億元,固定資產規模達到21億元,融資總額達到18.6億元,蘭西成為全市首個通過政府投融資平臺獲得國開行扶貧貸款和農發行棚改貸款的縣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