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網傳撕不爛的紫菜是塑料做的 專家:假紫菜成本比人工種植高
2017-02-22 09:49:00 來源:生活報  作者:劉欣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2月22日訊『看,這就是我們天天吃的紫菜……都是用廢舊的黑塑料袋做成的!』最近,這樣一段關於紫菜的視頻在網上熱傳,很多哈市市民質疑,自己吃的紫菜安全嗎?21日,記者走訪哈市多家超市、農貿市場,隨機購買了3種紫菜進行水泡、火燒實驗,發現與塑料效果完全不同。專家表示,假紫菜制作的成本更高,商家沒必要這麼做。

  記者走訪:

  隨機購買3種紫菜未發現網傳問題品牌

  近日,一段視頻在微信朋友圈走紅,視頻中一位女士將某品牌紫菜放入水中浸泡後,反復撕扯纔能將其撕碎,她稱吃紫菜時總是嚼不碎,因為這些紫菜是用廢舊的黑塑料袋做的。

  這段視頻是真的嗎?記者走訪哈市南崗區、道裡區多家超市和農貿市場,並未發現視頻中的品牌紫菜。目前哈市市面在售的紫菜大部分都是圓形的簡易包裝,也有按斤售賣的。在道裡區一家售賣乾貨調料的商鋪,老板告訴記者,這種說法他頭次聽說。『我還專門給供貨商打了個電話,廠家也說不可能,視頻裡的紫菜應該是後幾茬的,韌性大,不好咬,但硬歸硬,營養含量還是一樣的。』

  隨後,記者隨機購買了3種紫菜以及用來對照的黑色塑料袋,進行水泡、火燒兩種實驗。

  水泡:塑料表面附著水珠 紫菜沒有

  記者將3種紫菜取樣編號為樣品1、2、3號,樣品4為黑色塑料袋,均用溫水浸泡。25分鍾後,紫菜全部泡發開。1號紫菜幾乎變爛了;2號紫菜較易撕開;3號紫菜抻開後很像黑色塑料薄膜,用力纔能撕開;4號樣品有刺鼻味,拉抻時有細絲,表面附著大顆水珠,而1、2、3號紫菜樣品雖然都是濕潤的,但表面都沒有大水珠。

  火燒:塑料融化 紫菜碳化有白色灰燼

  記者將四份樣品分別點燃,1、2、3號紫菜冒出白煙,火焰很快就滅了,燒過的地方已經碳化且有白色灰燼,輕捏還會掉下來。而4號塑料袋在點燃後迅速燃成一團,有黑色融化物滴下,味道刺鼻。

紫菜樣品3。

塑料。

塑料。

紫菜。

  專家闢謠:紫菜口感與氣候產地都有關

  中國家庭膳食調理學會會長馮權介紹,用塑料制作假紫菜,成本比人工種植紫菜高,比用海藻冒充紫菜還高,商家沒必要這麼做。對於視頻中紫菜較難撕碎的現象,他表示紫菜的口感和產地、當季海溫、風力等都有關系,短時間內用涼水泡發也是導致難撕碎的原因。『另外,紫菜像韭菜一樣是一茬茬收割的,頭茬最嫩,往後就該長老了,如市面上售賣的蜂窩眼比較多的紫菜,那種口感就會偏硬。』

  盡管記者實驗中並沒有視頻中涉及的紫菜品牌,不過記者了解到,18至19日,該品牌廠家已連續多次發布了聲明,稱保留追究散布謠言者的法律依據,並公開了由福州市產品質量檢驗所出具的產品檢驗報告,5項檢測均符合標准。

責任編輯: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