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6日訊 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省交警總隊乾部王會成暫時離開本職工作,來到克東縣克東鎮城東村任職第一書記,與村民同吃、與村民同住,抓好項目幫助農民致富,切實履行第一書記責任,任職以來全村發生了可喜變化。
來到城東村的第一天,王會成就和村兩委班子一起到村裡走訪慰問貧困戶,深入了解城東村基本情況。城東村是一個省級貧困村,貧困人口基數大,經濟來源主要依賴種植業,村集體負債較多。王會成把這些一一記在隨身帶的本子上,回到住處夜不成眠,怎樣履行好第一書記的職責,盡快讓城東村農民脫貧,成為他始終思考的一件大事。
接下來時間,王會成結合村內情況,繼續走村訪戶,不熟悉農村工作就問,不懂的農村政策晚上就給自己上『小灶』。他和兩委班子成員積極圍繞農村工作大局,堅持從基層組織建設入手,通過抓班子,興產業,惠民生,促發展,有針對性的進行強化整頓,把陣地建設放在村內組織建設的基礎來抓,通過開展活動、搭建學習場所、建立學習園地,組織學習心得交流,使日常學習有場所、有總結,通過組織村兩委成員和普通黨員參加培訓班、培訓會,增強他們帶領群眾致富的素質和本領。
在王會成和兩委班子成員的努力下,城東村成立了村務監督委員會,制定了村級政務、財務管理制度和政務、財務公開制度,在群眾的監督下,每周公布一次村務信息,每季度公布一次村級財務帳目,接受全體村民的監督,保證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王會成通過調查,根據村地形地貌,村民各戶情況積極落實扶貧項目,集思廣益,找准壯大經濟的發展之路。他借助村裡的扶貧項目支持,憑借人脈和資源優勢,協調整合資金,落實
了棚室化生產項目,基本解決了經濟發展無門路難題。現在村裡6棟溫室18000平方米連體塑料大棚即將投入使用。
針對城東村豆芽屯手工生豆芽的傳統和產能低、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王會成赴省農科院進行技術諮詢,引進四套機械用於生產豆芽,將日產量從原有500公斤提昇到2000公斤。目前城東村生產的豆芽佔全縣豆芽供應市場的90%以上,直接帶動60戶農民實現脫貧。
為進一步擴大脫貧效果,全村開展黨員『一幫五』脫貧工作,發動全村黨員與貧困村民以1:5的比例結成幫扶對子,在二、三產業上發力,組織有技術的瓦工、石匠等成立建築隊,電工、鉗工等組成技工隊有組織的進行勞務輸出,並對沒有技術的、發展動力不足的農戶進行培訓,為他們謀出路。組織沒有固定收入的家庭婦女進入郭氏家具、飛鶴乳業打工,增加家庭收入,確保了全體村民都有活乾、有錢賺。過上了好的生活,許多村民都豎起大拇指:『這個省城來的第一書記真是好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