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兩會聲音]蘇艷霞:發展優勢破解難題 把小漿果打造成大產業
2017-03-06 19:32: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春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北京3月6日訊(記者 王春穎)黑龍江作為全國農業大省,調整種植結構困難較多,農民持續增收壓力較大,尤其是大興安嶺全面停伐後,大批職工正在尋找就業增收門路。根據實地調研,全國人大代表蘇艷霞建議,發展寒地小漿果產業是黑龍江省農業調結構、轉方式、促增收的重要路徑。

  全國人大代表蘇艷霞。邵國良 攝

  蘇艷霞代表說,以藍莓、紅樹莓、黑加侖、藍靛果、軟棗子獼猴桃為代表品種的小漿果,具有較高的營養保健價值,被歐美國家譽為超級蔬果、第三代黃金水果。一是具有發展優勢,北緯42度—53度被稱為『世界漿果黃金地帶』,我省大部分地區都在這個黃金帶,特別是大小興安嶺地區年蘊藏野生藍莓達30多萬噸,站全國野生藍莓儲量的90%,佔世界的30%。目前,我省大部分林區都適合種植寒地小漿果,發展空間巨大。二是具有產業基礎,是中國小漿果產業發源地、原產地,種植加工最早,品種最全,規模最大,寒地小漿果面積30萬畝左右,其中紅樹莓、黑加侖和藍靛果種植面積全國第一,目前已有多家小漿果加工和外貿出口企業,漿果原料及產品遠銷歐美等國際市場。三是具有市場空間,小漿果國內市場需求旺盛,生產效益逐年增加,在歐美市場每年銷售量以20%速度增長,亞洲新興市場增速高達30%。四是具有技術支橕,國家把寒地小漿果研究中心設在我省東北農業大學,這也是唯一的國家級研發平臺,承擔著育種栽培、苗木繁育、品質分析、產品加工和生產裝備等方面的研發任務,建成國內最大的藍靛果種質資源圃和黑加侖品種資源圃。

  蘇艷霞代表認為,黑龍江省小漿果產業起步早、發展慢,主要受制於這樣一個『兩難困境』,一方面是種植基地規模小,不能滿足大型加工企業原料供應;另一方面是現有加工企業帶動能力弱,種植戶擔心銷售難,不敢擴大生產。『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打造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小漿果作為特色農產品,我省既是原產地,又是優勢區,』蘇艷霞代表建議,國家把小漿果產業的重要發展區放在黑龍江,並給予相關政策、金融、項目支持。同時,鑒於在小漿果種植初期的三年時間沒有收益,投入支出較多,種植戶經濟壓力大,建議國家對小漿果的種苗購置、冷鏈設施、機械裝備、科技研發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支持我省把寒地小漿果培育成大產業。

責任編輯:王輝

【龍江好聲音】2017年全國兩會微平臺

【專題】2017全國兩會

【兩會動新聞】2017年全國兩會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