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我省全國人大代表熱議優化發展環境 以『減法』換『加法』讓企業『輕裝上陣』
2017-03-10 07:35:0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3月10日訊 提高服務效能、減輕企業負擔、整頓規范市場秩序、推進法治建設、加強誠信建設……優化發展環境的號角一次又一次吹響。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必須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

  近年來,我省嚴格政府內部管理,持續優化發展環境,取得了可喜成績。如何深入推進簡政放權,進一步持續優化發展環境,我省全國人大代表再次展開熱烈討論。

  加強法治建設增強『軟實力』水平

  良好法治環境是一種寶貴的『軟實力』。當前,『法治化環境就是核心競爭力』已逐漸成為龍江各級領導乾部的共識。實踐證明,一個地區的法治環境越好,越能聚人聚財,越能促進當地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地發展。

  『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進一步優化全省發展環境的意見》,依法嚴肅整治發展環境,龍江法治建設有了長足進步,全省發展環境明顯改善。』我省全國人大代表楊震介紹,黑龍江省加快地方立法步伐,僅2016年就制定地方性法規和規章17部,修改和清理了幾十部不適應當前龍江經濟社會發展的地方性法規,為龍江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法制保障;成立了『企業創業投訴中心』,同時聘請了一批優化環境監督員,建立了監督反饋綠色通道;堅持依法治理、從嚴治理龍江經濟發展環境不優的問題,對領導乾部妨礙企業發展、插手工程建設、乾擾招標投標和公職人員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等違法和消極行為加大懲處力度;對重點中省直部門、各市(地)進行了兩輪專項督查,逐步排除了各種權力因素的不法乾擾,營造了自由競爭、公平有序的法治環境。

  楊震建議,要加大執法力度,加強對執法人員的監督,加強法治黑龍江建設向廣度拓展、向深度推進,為龍江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簡政放權讓改革『紅利』放大

  我省全國人大代表陸標介紹了我省依法施政、簡政放權情況。他說,我省全面清理10068項行政法規,精簡比例達70%,下放權力累計578項,非行政許可審批全部清零,消除了利用行政法規審批的『灰色地帶』。這使我省清理不合理法規、條例和簡政放權走在了全國前列。

  陸標表示,法律意識的健全,調整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把政府不該管的交給企業和市場,從『大水漫灌』到『精准發力』,從審批管制到加強服務,充分為企業松綁減負,體現了政府管理經濟的能力和智慧的提昇。

  『各省市建立健全行政權標准,把權力關進了籠子,使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及依法治國的方針落到了實處,體現了政府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民,踐行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那些卓越的成效大大釋放了「紅利」,減少了社會成本,惠及了民生。』李澤林代表建議,龍江未來的發展應該把法律意識、規則意識、信用意識的加強以及市場經濟模式的各項規則、制度和信用體系的健全完善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這樣纔能適應改革的需要,纔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

  發揮環境『晴雨表』作用助力民營經濟發展

  作為民營企業的代表,陸標深刻感受到,民營經濟對龍江全面振興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法律是民營經濟的堅實後盾,依法施政就顯得尤為重要。

  春江水暖鴨先知。依法施政取得的積極成效,讓民營企業家群體反響強烈。『五證合一』、『一照一碼』,實現『一張表』、『一個窗口』、『一套材料』,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建立『經濟環境投訴中心』、『支持民營經濟發展50條』等改革措施都是有力的見證。

  據統計,我省民營企業逐年增加。近一年來,我省發展環境、法治環境有了很大改善,優化環境氛圍正在形成,在打通優化發展環境最後一公裡上,正在從著力解決公共服務上的障礙、著力解決民營企業法律維權上的障礙、著力解決政策落實上的障礙入手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對完善民營經濟法制保障,陸標建議,在憲法中進一步明確民營經濟的地位作用及對民營經濟的法律保護。加快形成系統配套的保障民營經濟發展的法律體系,為不同所有制企業營造公平統一的法治環境,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依法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的積極作用,引導民營企業守法誠信經營。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