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3日訊 大慶湖濱學校教師喬艷波說,家族裡的老輩人,壽命都不太長,她的父親,42歲就因患糖尿病去世,成了她一生的痛。她大伯今年70歲,是家裡的壽星。
今年,喬家幾十口人,都回老家給大伯祝壽。在喬艷波的倡議下,還立下一個新家規,那就是每年相聚時,曬老人的體檢單,看誰更健康。

春節期間喬家後輩們給長輩祝壽(前排左三鞠躬者為喬艷波)。
老輩長壽者少『壽命短』成魔咒
喬艷波的老家,在黑龍江省望奎縣。喬家在當地是一個大家族,隸屬滿族正白旗,很有名望。
喬艷波祖父那輩,喬家哥四個,大爺喬海、二爺喬江(喬艷波的祖父)、三爺喬河、四爺喬財。除了大爺長壽外,其餘哥仨,五六十歲時就過世了。
爺爺在世時是生產隊隊長。四爺從小身體就弱,一輩子沒結婚。當兵轉業後,也都是哥哥們照顧他。
那時,爺爺安排他給生產隊看瓜地,哥哥家的孩子去找他要瓜吃,當過兵的他,很守原則,說:『集體的東西,不能隨便吃!』村裡人見了,都說:『喬老四真認真,侄子們去瓜地,一個瓜都不給摘!』
由於家族中老輩人長壽的少,引起了後輩的重視,立下了族規,家族中男子不能喝酒、吸煙。
喬艷波的父親,是村裡的會計,賬目算得清晰無誤,常被選去別鄉查賬,算盤打得精明利落的他,卻無法增加自己的生命長度,42歲就因患糖尿病去世,這對家人打擊很大,仿佛又應驗了那句『喬家人壽命短』的魔咒。

喬家長輩中,每個人過生日大家都要聚在一起。
祖輩持家勤儉經常接濟村民
爺爺奶奶生了9個孩子,喬艷波的父親排行老二。雖然孩子多,但因勤儉持家,精打細算,日子還是不錯的。
喬艷波小時候,見過爺爺帶著伯父們在磨坊裡磨玉米,掉到地上一粒,爺爺都會彎腰撿起來。
奶奶和嬸娘們淘米,一粒不許掉出來。孩子們吃飯時,飯碗裡也是不能留下飯粒的,都要扒拉乾淨。
那時,爺爺起早貪黑帶領社員們乾活,冬天刨糞、春天耕種、夏天圍水灌溉。秋天打下糧食,給社員們分完後,爺爺還親自扛著糧食,給村裡的五保戶送去。
村東頭老劉家,人口多,青黃不接時經常斷頓,爺爺就讓奶奶把自己家省下的糧食拿出一些,給老劉家送去。
想入喬家『豪門』女子不能要彩禮
那個年代,誰家有糧食,就是『豪門』了。喬家的媳婦,都是衝著喬家有糧食吃,嫁過來的。
那時,喬家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想嫁到喬家,就不能要彩禮。
雖然喬家總是禮數周全,但姑娘們卻是從不敢提的,怕因要了彩禮,就不能嫁過來。
『老喬家小子就是那麼牛』!鄉親認為,老喬家的小子有頭腦、能乾、肯吃苦、口纔好、長得帥。嫁過去,一是不會餓肚子,二是夫妻感情好。喬艷波的大娘、母親、三娘都是主動找媒人上門提親的。所以,喬家的媳婦個個不簡單,都是思想前衛、勇敢的姑娘。
那時,大伯父還在部隊當兵,大娘家找媒人提親後,大娘就帶著奶奶去了部隊。大伯對這個大膽、奔放的姑娘也比較滿意,二人就在奶奶的見證下,在部隊舉行了婚禮。
喬艷波的母親,也是個勇於追求自己幸福的人,少年時家裡給定了一門親,但她不同意,愣是逃婚了。後來找親戚幫忙介紹,嫁到了喬家。
女娃不遜男娃把比健康當家風
雖然老喬家小子很牛氣,但在喬家男女平等,女娃甚至比男娃更金貴。家裡東西少時,都是先給女娃分。
女娃雖受寵,但從不恃寵而嬌,和男娃一樣接受教育,懂得努力打拼,好強的勁兒,一點也不比男娃差。
給大伯祝壽時,家族裡的人,都回到望奎老家的『喬家大院』。
喬艷波和家裡人溝通商量,補充新家風,把『喬家年過50歲的人,每年要交體檢單』立為新家風。
規定子女要給父母建立健康檔案,把每年的體檢單,貼在上面,和家族裡的人比健康,看誰的體檢單,健康指數更高。
喬家新家風鼓勵長輩愛惜身體,珍惜好時代,給後輩以鞭策,從年輕時就開始重視保養,讓『喬家人壽命短』這句魔咒,成為歷史。
同時規定,家族中活到70歲的人,家族所有人,要給其拜壽。
以提醒家族人,長壽不僅是對自己、也是對家人負責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