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紅松『結』堅果『三莓』映山紅 亞布力林業局林經濟超8億元
2017-03-20 17:49:05 來源:東北網  作者:高樹林 孫曉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0日訊(高樹林 記者孫曉銳)近日,記者獲悉,截至2016年底,亞布力林業局多種經營總產值完成超過8億元。全局初步形成以黑木耳、堅果、五味子、『三莓』等林特產業發展格局。

  進入到亞布力林業局寶山林場我們會看到一片繁忙的景象,這裡的職工以黑木耳種植為主業。談起今年的木耳種植,亞布力林業局寶山林場職工劉殿成滿心歡喜介紹說:『現在,林業局派技術人員幫助選菌種,提供先進的生產技術,用微波高效滅菌法和小孔無根開口技術和大棚掛袋木耳技術,保證質量增加產量,效益可好了。』

  這得益於亞布力林業局『保護森林資源,發展林下經濟,推進職工致富』的發展戰略。林業局充分利用林地資源和林蔭空間,開展林下采集、種植、養殖等立體復合生產經營,突出林下產業優勢互補,促進林下經濟向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自2014年4月1日全面停止商業性采伐以來,現已初步形成了以資源管護、森林防火、營林生產為基礎,以特色種植養殖、生態旅游、北藥開發、森林食品精深加工為替代產業的經濟發展格局,推動林下經濟遍地開花,使職工群眾致富有路。

  在木耳種植上,亞布力林業局全面推廣『高效節能滅菌法』、『小孔無根開口技術』,全局組建生產聯合體15個,實現了統一菌種、統一開口、統一擺放、統一噴淋、統一采摘、統一晾曬、統一銷售等工藝。在生產技術革新上成功推廣了『大棚掛袋木耳多眼小孔技術』,經過三年的總結推廣,該技術每袋單產木耳平均增加0.5錢左右,亞布力林業局今年生產木耳菌超過1億袋,僅此一項技術可增收一千萬多元。

  亞布力林業局還在小漿果產業上尋求突破,出臺了發展小漿果產業的優惠政策。這裡很早就有培育草莓、樹莓、紫莓的歷史,素有『三莓之鄉』的美譽。樹莓產業經過幾年來的不斷發展,已具有了一定的規模,如今,全局小漿果基地種植面積已達8000餘畝。主要是草莓、樹莓、藍莓、黑加倫和藍靛果等,年收入3000萬元。全局從業人員6500人,小漿果種植產業已成為亞布力林區產業轉型中深受職工群眾喜歡的新興產業。

  亞布力林業局大力發展以紅松嫁接為主的堅果林產業,引進推廣了大果榛子種植項目,對紅松進行了經濟林嫁接改造,使紅松可提早20年結實。結合新一輪森林管護經營承包,發展堅果林和林下經濟。現在,山上林場(所)職工承包管護經營紅松堅果林萬畝以上,虎峰林場嫁接的1500畝紅松種子園已進入盛果期,在虎峰采摘園繼續擴大培植平歐大榛子幼苗,現已開始結果,目前,在虎峰林場職工群眾培植平歐大榛子幼苗達到300餘畝。

  多年來,亞布力林業局依靠綠色資源優勢和森林覆被優勢,建成了絨山羊、鹿、野豬、貉狐、禽等為代表的特種養殖基地10餘處。全局現有規模化養殖場23個,其中生豬養殖場15個,蛋雞養殖場5個,皮毛動物養殖場3個。林蛙養殖面積12.59萬公頃,被確立為總局級林蛙養殖基地。黃牛養殖,生豬飼養,森林溜達雞養殖,山羊養殖,林下養蜂等傳統畜禽業現已形成規模,畜牧養殖業從業人員達到1500餘人,有效地促進了職工創業增收,養殖業年收入已超過5000萬元。

  亞布力局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森林覆被率87.7%。林內生長著大量的野生五味子,既是中藥材北藥的主要產區,也是亞布力林區野生地道藥材的保護基地,僅勝利、華山、魚池三個林場施業區內野生五味子生長量就達到1萬餘公頃,是林下改培、林下野生復壯的天賜資源。

  亞布力林業局結合國家天保二期工程、《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發展規劃》的實施,確定了以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萬家的產業發展工作思路,引進北藥種植和森林食品深加工項目。截至目前,林下產業建設工作進展順利,林下示范基地建設初具規模。亞布力林業局先後建成食用菌基地7個,種植糧豆基地12個,小漿果基地2個,養殖業基地23個,北藥基地2個。

  2016年底,亞布力林業局多種經營總產值完成超過8億元。全局初步形成了以黑木耳為代表的食用菌產業,以紅松種子為代表的堅果林產業,以五味子為代表的北藥產業,以『三莓』為代表的小漿果產業,以林蛙養殖為代表的林特產業等林下經濟多業並舉的發展局面。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