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9日訊(記者 王春穎 莊園)2016年,轉型成為引領大興安嶺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詞。全區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審時度勢,主動出擊,補齊短板,尋求突破。翻開大興安嶺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長卷,點點滴滴凝結心血,亮點閃爍,催人奮進,迸發出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活力。
大局至上,強化輿論引導,為改革轉型發展『聚力』
2016年初開展的赴省內外四大森工集團的『借鑒外地先進經驗,加快推動轉型發展』域外大型新聞采訪活動,形成系列報道44篇,編輯點評、記者手記34篇,唱響了興安改革轉型發展的最強音,為全區轉型發展營造了強勢輿論氛圍。
如何發出大興安嶺好聲音,展示林區新形象?一年來,大興安嶺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始終堅持以『講好大興安嶺故事,傳播好大興安嶺聲音,樹立好大興安嶺形象』為宗旨,圍繞林區轉型發展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開展各項活動。《林海雪原就是『金山銀山』--黑龍江大興安嶺探索停伐轉型的突破口》、《發展六大產業,大興安嶺轉型迸發新能量》等700餘篇外宣稿件,全面展示了大興安嶺發展優勢,樹立了大興安嶺良好的外部形象,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
守好主陣地,掌牢話語權,打造正能量傳播『高地』
地委宣傳部副部長、地委網信辦主任曹國志介紹說,從縣、區到林場、從機關到企業,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信事業發展的重要講話成為指導全區網信工作的重要行動指南。林區連續兩年在國家林業局宣傳中心主辦的『關注森林網』網站創新宣傳單位排行榜中,位居42個省市林業系統單位第4名,累積發表稿件2000餘篇。開通了『興安之聲』微信平臺和『興安網信』微博,累計發稿3700餘條。網絡評論工作受到中央網信辦的好評。
與新浪聯合開展了『2016重新定義自駕』全國網絡大V漠河極光之旅活動,閱讀量達到1.3億人次。在省《網信動態》上發表了《大興安嶺地委網信辦組織開展『2016重新定義自駕』全國網絡大V漠河極光之旅活動》和《大興安嶺地委網信辦組織開展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骨乾培訓班暨爭做『興安好網民』活動》兩篇單篇報道,實現了零的突破。組建大興安嶺地區電子商務協會和大興安嶺地區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開展電商培訓97場,培訓3104人次,直接培養電商創業人纔78人。
精神引領,推動文明創建,為改革轉型發展『鑄魂』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項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戰略工程。
一年來,大興安嶺地區研究制定了《關於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社會宣傳工作方案》。指導拍攝了法制宣傳微電影《偷獵》。深入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引導廣大群眾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行為習慣。
開展了2016年度大興安嶺地區文明旅游之星和首屆『健康興安』杯『醫德十佳』評選等系列創評活動。開展清明節網上祭英烈活動,深化『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引導未成年人慎終追遠、緬懷先輩,銘記革命先烈光榮事跡。賈晨翔家庭作為全省八個家庭之一,當選首屆全國文明家庭,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戴洪亮、松區『草根之家』、新林新民社區入選全國『四個一百』最美志願者、最佳志願服務項目、最美志願服務社區類別候選名單。全區3位中國好人入選《中國好人傳》,1人當選中國好人,4人當選黑龍江好人。
補齊短板,加快文化發展,為改革轉型發展『添彩』
這一年,一批深入林區、反映時代變化的精品力作,讓文藝事業面貌一新;這一年,有著深厚底蘊的興安文化、興安故事走向更廣闊的舞臺。
電影《寶貝老爸寶貝媽》已拍攝制作完成,開創大興安嶺開發建設以來沒有影視劇的先河。微電影《守望》在國家林業局舉辦的首屆生態文明主題微電影展示交流活動評選中排名第三,被評為十佳優秀影片。電影《蝴蝶有棵樹》在中央電視臺六頻道播出。尤其是大興安嶺岩畫被國家文物局列為全國重點考古項目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首次在大興安嶺確定了舊石器岩畫遺存,堅定大興安嶺轉型發展的文化自信。
在第二屆美麗中國大賽文學作品評比中,李江南的《大興安嶺啊,我永恆的新娘》獲得一等獎。鄂倫春樺樹皮手工藝品等先後榮獲第十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1項銅獎和2項優秀獎,榮獲第50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2項銀獎、1項銅獎和2項優秀獎。
舉辦了『龍江詩人』走進大興安嶺大型采風、第32屆『中國北極青春詩會』,舉辦了省、地『作家進警營,大筆寫忠誠』主題活動。敖榮春詩歌《色彩斑斕文壇興》品讀文藝沙龍,擴大了文學作品的覆蓋面和影響力。開展了『迎新春、送歡樂、下基層』慰問活動,表演節目20餘場,其中,在行駛的列車上演出的『列車春晚』稿件,轟動了全國鐵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