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3日訊 人口老齡化,二孩政策放開,上班族無暇照顧老人小孩,家政服務人員需求量大,越來越多的保姆大軍走進我們的生活,而保姆市場因缺乏監管,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引發的矛盾糾紛也不斷攀昇。
『我都怕保姆了,花錢還得哄著她們,她們一不高興,我們老人就遭殃,甚至惡劣的保姆還責罵老人。』77歲的王女士談起幾次僱保姆的經歷,心傷不已。王女士老伴兒腦梗偏癱,自己身體也不好,孩子們上班沒時間照顧,家裡只能請保姆。『請的保姆剛開始還算滿意,時間長就開始耍滑偷懶,好不容易磨合差不多了,一般家庭只能將就了,遇到心地善良的保姆還好,遇到脾氣暴躁的保姆,不順心時還會責罵老人。』3月20日,王女士老伴兒要從輪椅起身上床,保姆崔某嫌老人不配合,將老人弄上床困難,就不高興了,老人被她弄疼了,生氣罵了保姆兩句,保姆暴跳如雷,把一對兒77歲的老人嚇得心髒病發作。而這樣的事兒不是個例,很多僱傭過保姆的人講,遇到過偷僱主家東西的,與僱主家老頭玩兒曖昧的等等。
因家政市場缺乏有效監管,很多人不知道,出現糾紛該向哪個部門投訴。找公安,沒達到觸犯法律的程度,由於信用體系沒有建立,行業進入幾乎零門檻,個別無良保姆打一槍換個地方,混跡於保姆市場。據了解,目前,我市家政服務業存在人員素質低、服務不規范、產業化水平低等問題。全市整個家政服務行業總體上呈現組織化程度低,規模小、散、亂、弱的局面。 大多數家政服務員通過非正規家政中介公司、他人介紹等方式就業,難以確定他們的真實身份;家政服務員無法提供正規的健康證明;家政人員無證上崗。一系列的問題,對城市的管理、百姓家庭的安全、家政人員的維權等都構成極大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