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齊齊哈爾食品產業集群迸發新活力
2017-03-27 07:42:3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施虹 董新英 姚建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3月27日訊 齊齊哈爾,傳統裝備制造業之城。

  初春,本報采訪組乘坐高鐵走進鶴鄉采訪該市支柱產業項目,得到的回答有點出乎意料: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逆勢上揚,已經成長為這個我省西部工業城市的立市支柱產業。飛鶴乳業等一批明星企業引領整個產業鏈條逆風起舞。

  2016年,該市食品加工產業、畜牧業、馬鈴薯產業以三足鼎立之勢,串起了食品加工產業鏈條:全市規上食品加工企業98個,新增企業14個,實現產值215.5億元,同比增長12%;規上馬鈴薯加工企業11個,實現產值31.5億元,同比增長11.9%;畜牧業產值260.5億元,同比增長7.98%,佔農業總產值的45%。

  『農字號』產業躍昇立市支柱

  幾天的采訪,記者走進訥河、甘南、克山、依安……看老企業技改昇級,飛鶴乳業、鵬程優薯、和美泰富等增產擴能;看築巢引鳳,荷蘭誇特納斯集團、天津海皇公司等國內外知名企業落地生產;看食品加工鏈條延長,農民合作社摩拳擦掌搞精深加工,培植新的增長點。隨著冰雪消融,新的一年,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依然保持上揚發展之勢。

  臺北嘉一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興建集飼料加工、種豬繁育、商品豬生產、屠宰加工、零售批發於一體的生豬全產業鏈項目,也是全省單體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生豬產業化龍頭企業。項目總投資13億元,滿負荷生產後年可實現產值61億元,稅收3億元。該企業投資2億元的直營店項目已在哈爾濱、齊齊哈爾等地開始運營。齊齊哈爾市獸醫局副調研員張文麗介紹,飛鶴、恆陽、元盛、嘉一香等龍頭企業都在齊齊哈爾全域布局發展,圍繞龍頭企業周邊縣區建設養殖基地,以元盛為例,分別在克東、富裕、甘南布局發展和牛養殖。

  在依安縣匯利薯業有限公司,記者看到兩條薯條、薯片生產線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生產,副總經理鄭志文對記者說,采用真空低溫油炸方式生產的薯條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歡,2016年該企業生產薯條7000噸,實現銷售收入2.2億元,產品遠銷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6個國家和地區。這兩條生產線可加工17個品系20多個口味的產品,馬鈴薯、紫薯、圓蔥、南瓜、胡蘿卜等原料以當地取材為主,去年就已訂滿了今年的全年訂單,兩條生產線24小時不停歇,連春節也沒停工。

  農產品加工企業項目的紅火發展,得益於該市整體目標的確立:緊緊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堅持『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突出『適應市場化改革』這條主線,完善以『種、養、加、運、銷』為重點的供給鏈建設,延伸農業產業鏈,提昇價值鏈。齊齊哈爾市農委副主任唐海波告訴記者,從2016年開始,食品加工產業被市委市政府列昇為重點產業,目前增長勢頭喜人。

  資源稟賦支橕做強產業鏈

  做強做大食品加工產業,齊齊哈爾區位優勢明顯。

  以畜牧業為例,這裡氣候冷涼、畜禽疫病發生率低,畜產品品質好。同時,齊齊哈爾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240億斤以上,年產作物秸稈1200萬噸左右,草原面積779萬畝,為發展畜牧業提供資源保障。

  通過加快培育壯大『兩牛一豬』產業龍頭企業群體,齊齊哈爾奶業形成了以飛鶴、蒙牛、伊利、光明等龍頭企業為代表的集群發展模式,同時形成肉牛、生豬等繁、養、加一體化模式。

  同樣,齊齊哈爾發展馬鈴薯加工業先天優勢也非常明顯。全市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147.5萬畝,產量258萬噸,有馬鈴薯種薯繁育基地31.6萬畝,2016年全市落實馬鈴薯有機食品高標准原料基地1.4萬畝。

  一句俗語『克山土豆——全面』,代表了這個地區馬鈴薯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克山素有中國馬鈴薯種薯之鄉的美譽,馬鈴薯繁育產業,在國內佔有重要地位。縣馬鈴薯辦公室主任王子順介紹,克山縣已經開通了『中國馬鈴薯交易網』,年可銷售種薯10萬噸,商品薯100萬噸,帶動周邊區域銷售200萬噸。同時,國家馬鈴薯改良中心和國家馬鈴薯種質資源庫落戶克山,依托科研機構,推進種薯產業發展,優化脫毒種薯繁育體系。

  以資源稟賦為依托,以引進項目、技改昇級、創新營銷模式為手段,充分利用農副產品資源優勢,壯大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食品加工產業集群,培育具有影響力和特色的食品品牌,齊齊哈爾正引導食品加工業向『產業結構多元化、品質檔次高端化、產業形勢基地化、生產技術高新化、企業規模大型化』方向發展。

  品牌營銷促『頭』『尾』融合

  目前,農業產業的增值增效,很大程度依靠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記者在齊齊哈爾市《延長產業鏈條,推進三產融合,實現『糧頭食尾』『農頭工尾』一體昇級》的工作報告中,看到該市已經把『推動經營主體向「種養銷」轉變、加快提昇區域性品牌影響力、促進糧食倉儲向「儲銷」轉變、加快推進農村電商發展』,作為農產品深加工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今年春節剛過,克山縣縣長劉國文帶隊趕往上海,與上海市農業發展促進中心簽訂了『馬鈴薯產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上海10家企業開展原料基地建設、初級加工、打造產業鏈條等方面的合作。劉國文說,在上海的日子,我們看到馬鈴薯主食化的前景,也看到馬鈴薯主食化的廣闊市場,更感到我們與發達地區的差距。

  發現差距意味著找到發展方向。記者走訪依安、克山等地的馬鈴薯合作社及企業,他們對發展馬鈴薯加工業信心滿滿。黑龍江立濤馬鈴薯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孫立濤介紹,該企業去年12月開始育種,4月份種薯可挪入紙筒,6月初將移栽到防蟲網棚。公司每年擴繁試管苗1000萬株,生產原原種5000萬粒。仁發合作社今年更是新上年產2萬噸馬鈴薯全粉加工、彩薯加工等項目,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2億元。齊齊哈爾市正在實現馬鈴薯生產品種專用化、種植區域化、生產機械化、經營產業化、產品主食化,馬鈴薯產業步入制種、種植、加工、倉儲、流通全產業鏈經營模式。

  在克山,馬鈴薯產業已經開展高層次的國際合作,建設了中荷馬鈴薯產業園區和哈克仁發馬鈴薯全產業鏈精深加工項目。該項目由荷蘭誇特納斯集團與黑龍江仁發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總投資7.2億元,其中種薯繁育項目投資1.2億元、馬鈴薯深加工項目投資4億元、彩薯加工項目投資6000萬元、馬鈴薯主食加工項目投資1.4億元,各項目均已開工建設。

  在2017年的食品加工和馬鈴薯產業工作思路上,齊齊哈爾市明確提出了『著力解決供給側結構性矛盾,提高供給質量,牢固樹立以工業化理念推進農業產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生態和資源為依托,以項目建設為重點,以知名品牌為支橕,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建設一批特色原料基地,集聚壯大一批能力強的企業,培植一批在國內外叫得響的品牌』。農產品加工產業的目標具體詳實:食品加工業重點推進49個項目,2017年計劃投資54.9億元;馬鈴薯產業計劃重點推進項目10個,總投資29.1億元,2017年計劃投資10.5億元。

  僅食品加工業,齊齊哈爾預計2017年規上企業實現產值233億元,同比增長10%以上。做深做長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鏈條,前景可期。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