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29日訊 近日,鶴崗市大田備春耕工作正在緊張進行。而在東山區坤德綠色果蔬產業園區,200棟溫室大棚的部分果蔬已經成熟,陸續發往到周邊市縣。農業供給側改革,讓果蔬產業園率先迎來滿園春色。今年,鶴崗市以市場為導向,做強農業產業鏈條,優化生產方式,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市場牽著調,合作社帶著調,產業化龍頭領著調,內增動力,外牽市場,多種形式提昇農產品質量,促進農民增收。
鶴崗市綏濱縣水田已達125萬畝,水田面積佔基本農田84%,調結構重點不是調品種,而是調優水稻品質。為此,綏濱縣大力推進綠色水稻種植,探索實施了稻田養魚、養蛙、養鴨生態立體新模式,走上了生態農業發展道路。特別是該縣成立的和田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更是把稻農組織到一起,實現了綠色有機水稻種、加、銷一體化的農民新型經營組織。去年,合作社以訂單的形式,帶領212戶會員種植了5.4萬畝優質水稻,其中綠色水稻5.1萬畝、有機水稻0.3萬畝,當年自我加工優質大米300噸。為了進一步拓寬銷路,合作社首先建立了『綏濱大米』和『綏望大米』兩個官方網站,並在哈爾濱、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先後建立了10個地面銷售店。去年,又在中國網庫、省政府創建的黑龍江綠色食品商城等多個交易平臺開通了電子商務,並在淘寶、微商城等建立了銷售店鋪,注冊微信公眾號,招聘電子營銷人員,實現了管理信息與銷售信息現代化,使綏濱這個地處偏遠的合作社與全國農產品的經營者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在和田合作社的帶動下,今年全縣綠色水稻種植面積將達100萬畝,使該縣完成了種植業從旱田改水田、普通水稻到優質水稻種植業結構再調整。
據了解,今年鶴崗市水稻播種面積穩定在150萬畝,大力發展龍粳系列綠色有機水稻種植,著力打造特色優質水稻品牌。合理調減玉米種植面積,重點發展鮮食玉米、青儲玉米、飼料玉米和高淀粉玉米。適度增加大豆種植面積,重點發展高蛋白大豆。特色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16萬畝,建設蔬菜、烤煙、馬鈴薯、鮮食玉米、紅小豆5個萬畝基地和瓜果、花卉、中草藥、食用菌、飼料飼草5個千畝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