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2日訊 21日上午,2017中國國際乳業合作大會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奶業展覽會在哈爾濱國際會展中心開幕。記者獲悉,到2020年,黑龍江省力爭形成500萬噸高品質生鮮乳的生產能力,可加工80萬噸嬰幼兒配方粉、100萬噸巴氏消毒奶,奶酪、黃油等具有較好市場潛力的乳制品生產初具規模。全省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比重力爭達到50%,增加值佔全省GDP比重5%以上,畜牧產業切實成為黑龍江振興發展的戰略性產業。
持續推進標准化規模養殖。2016-2018年,黑龍江省政府計劃投入42.96億元,拉動社會資本投資201億元,建設300頭上以規模的奶牛場146個(折合977個單元),其中千頭以上規模的佔86%。項目達產後,可新增高產奶牛29.3萬頭,高品質生鮮乳234.5萬噸,從源頭上保障優質生鮮乳供給。
深入實施龍頭企業牽動戰略。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品牌優勢和市場優勢,引導企業向上游養殖業延伸,帶動產業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繼續深化龍頭企業、農戶與合作社的合作,建立長期的訂單、契約關系,探索采取資本金注入、股權投資等方式,實現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
不斷提高產品安全水平。繼續加強獸藥、飼料及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深入開展生鮮乳違禁物、獸用抗菌藥等打假等專項治理行動,依法嚴厲打擊養殖環節非法添加和違規使用行為,嚴防不合格畜產品流入市場。
強化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堅決守住環保底線,促進有機肥就地就近綜合利用。堅持政府支持、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鼓勵支持第三方治理。積極開展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創建,整縣推進畜禽糞便綜合治理與資源化利用。大力推廣『集中規模飼養+適度規模牧場+合理飼料用地』等生產模式,加快實現種養結合、生態良性循環。
加快發展飼草飼料產業。繼續支持專業公司、合作社和農戶發展青貯玉米、苜蓿等飼草飼料生產,建立穩定的奶牛養殖場配套飼料地和飼草地。到2020年,發展青貯玉米達到350萬畝,生產優質青貯飼料1200萬噸,保障乳業可持續發展。
加強畜牧業核心技術應用。積極推進良種工程建設,加強奶牛良種場、擴繁場建設。推廣奶牛性控繁育技術,加快標准化優良品種的培育、引進、擴繁和普及步伐。推進實施奶牛群體改良計劃(DHI),提高奶牛群體生產水平。加強與世界乳業發達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引進先進的生產和管理技術,進一步提高綜合生產能力和生產效率。加強新型經營主體培訓力度,強化牧場經營管理、技術指導,提高經營管理能力和技術水平。
構建多層次多渠道融資體系。積極落實《黑龍江省活體畜禽抵押貸款指引》,大力推進活體畜禽和畜捨、設備抵押貸款,提高養殖企業參保率和覆蓋面,增強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