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23日訊 沒規劃的人生叫拼圖,有規劃的人生叫藍圖;沒目標的人生叫流浪,有目標的人生叫航行。當今社會,年輕人既可以迎接挑戰,努力為自己拼下一片天空,也可以踞守父母身後,無所事事混日子。有沒有規劃,人生境界千差萬別;有沒有規劃,人生高度判若霄壤。近日,《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印發,這是新中國第一次專門面向青年群體制定出臺的規劃,它以中共中央、國務院的名義發布,從思想道德、教育、就業創業等十個發展領域構建了青年發展事業的政策『骨架』,標志著在頂層設計上將我國青年發展政策體系建立起來。一個年輕人倘若能找准個人成長的『人生規劃』與頂層設計的『政策規劃』的契合點,毋庸置疑,他的跑道會更清晰、他的腳步會更穩健。
社會上對青年,尤其是對青年學子不時會冠以『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這是因為人們常常會把利己與利他對立起來。這種偏見確有現實的土壤,因為一部分青年人沒有找到個人與社會的契合點,片面追求自我價值,或好高騖遠、眼高手低,或極度自我、缺乏擔當。青年人如何做好既利己又利他的選擇題?需要一方面滿足自我設計,一方面對接政策面、社會面,從而在成長規劃中能有的放矢。《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的出臺,恰恰為青年人打造了一個宏觀路徑,在政策面上給青年人實現個人價值提供了參考系。
據報道,哈爾濱學院在校生孫武已擁有兩家文創公司,帶領幾十人的團隊挖掘市場,小有收獲,他的創業創新得到了來自學校、社會『立體化』的政策支持。由此不難看出,得到政策助力,把自我成長『切入』社會發展的邏輯中,不僅讓青年人的成長之路變得清晰,更能加速成長,釋放更大的青春力量。近年來,我省致力於創新創業的大學生越來越多,數據顯示,去年在校大學生創業人數由2015年的4019人增至6885人;畢業生創業人數由3659人增至4729人,注冊企業939個,帶動就業9358人。《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對大學生就業創業非常關注,在大力度推進大學生就業的同時,鼓勵大學生創業,通過高校、政府、社會三個方面建立有效機制,引導大學生創新,支持大學生創業。可以想見,站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風口上,還會有許許多多像孫武這樣的有志青年借力《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搶佔創新創業的先機。
美國作家塞繆爾·厄爾曼說過,『青春不是桃面、丹脣、柔膝,而是毅力、激情、創意』,青年人用好毅力、激情、創意這一優勢,把個人奮斗與社會需要有機結合,找准『小我』與『大時代』的契合點,就會在與時代一道前進的同時,豐富閱歷、充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