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查中發現的石器。

田野實地調查。
東北網5月4日訊 近日,記者從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獲悉,日前,牡丹江市開展了為期11天的人類探源工程,對牡丹江流域、綏芬河流域進行了田野實地調查,共發現12處舊石器地點。其中,在牡丹江流域發現7處舊石器地點。
據了解,4月19日至29日期間,由吉林大學考古系、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東寧市文物管理所聯合組成的舊石器時代考古調查隊對牡丹江流域、綏芬河流域進行了為期11天的田野實地調查,共發現舊石器地點12處。其中,牡丹江流域發現舊石器地點7處,綏芬河流域發現舊石器地點5處,時代均為舊石器晚期,多數在距今1至2萬年間,個別地點距今2至3萬年間。這些新發現的舊石器地點均分布在海拔較高的臨水階地上,石器多處在黃褐色黏土、砂礫層中,個別地點處在白堊紀紅色黏土和火山碎屑堆積的耕土層中。石器有大石器石核,細石器石頁、石核,兩面器、石片、刮削器等。時代均為舊石器晚期,多數在距今1至2萬年間,個別地點距今2至3萬年間。
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發現的這些舊石器地點,填補了牡丹江流域和綏芬河流域舊石器考古空白,使這兩處流域的人類起源年代均提昇了上萬年,為長白山東部山地及我省東南部舊石器時代考古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實物資料。
責任編輯:李玥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