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全省首次摸清地理國情『家底』
2017-05-11 18:35:06 來源:東北網  作者:楊帆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5月11日訊(記者 楊帆) 『黑龍江45.4萬平方千米的土地,采用覆蓋全省的優於1米分辨率遙感影像,對全省山、水、林、田、湖等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類別、位置、范圍、面積等信息及其空間分布狀況進行了一次「摸底」。』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基礎測繪處副處長梁安寶說。11日,黑龍江省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收通過國家驗收,普查驗收會議在哈爾濱召開。

  記者獲悉, 2013年8月黑龍江省啟動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2015年12月結束,歷時3年時間。作為第一批普查的試點省份,全面查清了全省45.4萬平方千米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現狀和空間分布情況,掌握了全省山、水、林、田、湖等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類別、位置、范圍、面積等信息及其空間分布狀況,獲取了全省全覆蓋、無縫隙、高精度的地理國情數據,建立了包括高分辨率遙感影像、精細化數字高程模型、地表覆蓋、地理國情要素、基本統計分析成果、影像解譯樣本、元數據及有關專題資料、文檔資料的空間數據庫,科學揭示了資源、生態、環境、人口、經濟、社會等要素在地理空間上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內在關系。普查成果豐富,具有全覆蓋、精度強、指標細、現勢性好、准確度高等特色,黑龍江省普查完成任務和質量居於全國前列,受到國務院普查領導小組的認可。

  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創造性地開展了地理國情監測試點和應用示范,形成了一批應用效益顯著的監測成果。在省重大戰略實施、生態文明建設、精准扶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全省實現信息資源共享與綜合利用奠定了堅實的空間信息基礎,有力支持了各級政府、各行業領域的經濟發展。2015年,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參與編制的《市縣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技術規范與編制導則(試行)》,由國家發改委和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聯合印發,指導全國市縣『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為深入推進『多規合一』提供空間規劃支橕。2016年,牽頭實施的『地理國情普查成果服務於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成果已在多個省、區開展的『多規合一』試點工作中得到應用,起到了積極示范作用,在全國產生了積極影響,推動了普查成果的廣泛應用。普查成果應用服務於省生態保護紅線劃定、自然保護區監測、乾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哈爾濱『秸稈焚燒』督查、省林地核查等多項重點工作,對推動黑龍江省經濟社會全面、更快、現代化發展發揮了基礎性、先導性作用。

  作為黑龍江省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牽頭實施單位,下一步,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將深入挖掘普查成果的應用價值。分析黑龍江省地域特點與優勢,進一步挖掘普查成果與政府信息、企事業信息、大眾生活消費的深度融合,有針對性地提出科學有據的判斷、依據、信息和政策建議。不斷豐富基礎性資料,保持數據的鮮活性和實用性,適當增加省情、市情、縣情普查。主動與各部門開展工作對接,及時向有關部門提供普遍適用性的公共產品和個性化的定制服務,讓普查成果在應急指揮、精准扶貧、電子政務、公共安全、城市規劃、市政建設和農業等廣泛領域發揮作用。同時,建立數據資源共享機制。充分利用已有的地理國情普查成果和各行業部門的調查信息數據,最大限度地實現地理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建立各部門協作機制,向社會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並緊密結合全省重大戰略和生態文明建設重點布局,擴展地理國情監測內容和指標,積極向省政府匯報相關進展情況,加強與發改、財政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和工作對接,健全完善相關制度、建立長效機制,形成地理國情監測常態化工作格局。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