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高考40年:主題是變革 旋律是奮斗
2017-06-08 14:31:09 來源:東北網-齊齊哈爾日報  作者:鄒博寧 路久寬 胡文妍 王子健 馬文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6月8日訊 2017年6月7日,一年一度的全國高考正式拉開大幕。1977年,關閉十餘年的高考考場重新開啟。迎來了一代又一代人通過高考實現夢想的時代。40年來,高考記錄了一代又一代人『知識改變命運』的痕跡。回顧過去的40年,高考本身一直在改變,同時它也改變了無數人的人生命運。

  光陰荏苒,四十不惑。無論時代如何變化,高考如何變革,中國人對知識的尊崇、對夢想的追求從未改變。高考是首青春的歌,主旋律依然是奮斗。

  考生家

  高考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因此,許多家有考生的家庭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田貴清的人生軌跡於1977年12月25日再次走進高考考場的那一刻發生了改變。從放下鋤頭到拿起教鞭,如今的他在教育戰線上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纔。每年高考時,他都會想起當年的高考。

  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高考雖沒有了『老三屆』的壓力和艱辛,但生活條件依然艱苦,考上大學就能端上『鐵飯碗』,是改變整個家庭乃至一個村莊命運的唯一希望。自1999年開始,基於解決經濟和就業問題,全社會迎來了普通高校的全面擴招,圓夢大學的道路越顯寬泛,而此時,上什麼樣的大學、選擇什麼樣的專業成為那個時代高考更為關注的焦點。

  今天,高考的第40年,在齊齊哈爾中學考場前,孩子們站在校門口,喊著『加油、必勝』的口號,班主任老師、科任老師紛紛趕來為他們助威,家裡幾輩人同時陪孩子來高考的場面已經不罕見,親戚朋友也都紛紛詢問關注,有個考生的家庭,儼然已經成為這幾天全社會的焦點。已經送走了兩屆畢業班的班主任老師隋鑫則把今天的考場看成是孩子們人生中必經的一個階段和一個過程,而並不是可怕的敵人,他認為時代賦予了當代青年更多元、更自主的選擇,積極樂觀的心態也正是高考發展成熟、進步的表現,而這些也恰恰是這個時代發展進步的表現。

  高科技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進步,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服務於高考的高科技手段也越來越多。其中,防作弊手段就是應用於高考中的一大科技利器。

  在過去的高考考場上,如果想作弊,無外乎就是傳個紙條,帶個小抄,而隨著現代化設備的不斷增多,在考場上想投機取巧的人,他們的作弊手法也越來越先進。電子設備、手機、無線電紛紛上陣。

  現在防作弊光靠過去監考老師的來回巡考顯然已經不現實了,各大考場除了在考場內放置電子屏蔽設備外,我市的電子屏蔽車也在各個考點來回巡邏。據我市第三中學校長孫輝介紹,考生進入考場時,除了必要的文具以外,其他物品均不讓帶入考場,就連手表也是不可以的,每個教室均在黑板上方配置了鍾表。同時進入教室前會有一名監考老師手拿金屬探測儀進行檢測,可以說將所有現如今防作弊的器材武裝到了牙齒,畢竟科技也在更新,如果防作弊不能跟上科技的腳步,那就無法保證考試的公平。

  高科技還用於服務上,過去的考生如果粗心在臨考前出現身份證丟失的情況,可是大麻煩。而今,雖然還達不到現場辦理身份證的水平,但是公安部門在戶政窗口開闢了綠色通道,考生可以先進考場,由家長去窗口辦理,並且辦理時間也完全可以立等可取。

  准考證

  這40年來,每一代人的高考准考證都有著不同時代的氣息,也能彰顯出時代的特點,在悄然變化中給一代又一代人保留著那份難忘的回憶。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1977年的高考准考證真是相當具有年代感。當時的准考證還是單色或雙色印刷,部分欄目需要手寫。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准考證由各省、市、自治區自行印制,印刷較為簡陋,在規格、形式等方面也不盡相同。在樣式上有對折式和卡片式之別,版式上有橫版和豎版之分。到了2010年前後,一些省市的准考證從統一發放變成了自己網上下載打印,還有一些省市的准考證由紙質變成了IC卡,考生持IC卡准考證刷卡進考場,可以說更加人性化了,即便不小心丟了,也能很快補救。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