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4日訊(記者 遲亦達)13日,『美麗哈爾濱·全國文明城市行』媒體團走進哈爾濱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正在建設中的『快處快賠』中心進行采訪。
據哈市交通管理局事故大隊副科長賈億林介紹,為優化交通環境,減少交通擁堵,避免『小事故、大擁堵』現象,市交警部門不斷創新『互聯網+交管』警務模式,正在打造『高效處理、快速理賠』為一體的道路交通事故『快處快賠』體系,即將實現交通事故『掌上處理』。6月末,哈市首家『快處快賠』中心將投入使用,今後哈市區內發生各方車輛損失均不超過2000元的道路交通事故,不管當事人雙方有無爭議,手機拍照取證後就可挪移車輛,再到『快處快賠』中心處理,從而有效減少因發生事故不移車導致的交通擁堵。7月開始,哈爾濱市道路上凡發生適用『快處快賠』流程處理的交通事故,但當事人雙方不快速拆解現場,造成交通擁堵的,交警部門將對事故雙方各處以200元罰款。

快處快賠中心負責人王強介紹『快處快賠』中心情況。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實行『快處快賠』模式 緩解交通事故致堵問題
據市交警部門統計,城市道路因交通事故導致的交通擁堵不在少數,尤其在早晚交通高峰時段。經測算,以同方向三車道的道路為例,一條車道上發生交通事故,整體三條車道的通行能力將下降50%,如果交通事故佔用兩條車道,那麼通行能力將下降70%至80%,發生交通事故後快速拆除現場,能夠有效減少交通擁堵的發生。
據了解,自2015年10月試點交通事故快處快賠以來,全國共有10省3市建立了快處快賠中心,截至2017年1月份,共處理400萬起輕微交通事故。黑龍江省2016年6月份在大慶市建立了快處快賠中心,運營10個月以來,累計處理輕微交通事故達10010起,佔主城區輕微事故比例80%,『快處快賠』管理模式在快速處理交通事故、緩解交通擁堵方面作用明顯。

不適用快處流程處理的交通事故。

當事人負道路交通事故全部責任情形。

交通事故快處快賠流程
五種方式引導事故雙方『快處快賠』
(一)微信平臺引導:交警部門將建立『快處快賠』手機微信平臺,當事人通過『微信平臺』處理交通事故,按以下程序辦理:1、使用手機應用微信搜索關注『哈爾濱市輕微交通事故快處平臺』或掃描二維碼,加入『微信平臺』。2、點擊菜單(自主處理),根據微信的向導提示標注位置、拍攝現場照片,並提交『微信平臺』,獲取事故編碼。3、現場信息提交後,各方當事人應立即撤離現場,將車輛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並約定時間共同前往『快處快賠『中心』,憑事故編碼辦理後續業務。4、各當事方應在事故發生後24小時內,由原駕駛人或車輛所有人、管理人或其委托人駕駛事故車輛共同到快處快賠中心定損。
(二)報警電話引導:對適用快處流程的輕微財產損失事故報警,記錄報警信息、語音提示報警人進行現場安全保護,告知可按快處快賠程序辦理後,向報警人手機號碼推送一條引導短信。
(三)民警及指揮中心監控引導:全市各級公安機關民警在日常巡邏、工作中發現符合快處快賠的道路交通事故,協助固定證據並告知當事各方約定時間24小時內前往『快處快賠』中心處理事故。對不配合處理且造成交通堵塞的將依法處罰。通過市局、支隊、各大隊的指揮中心,利用現有設備對繁華路段、敏感路段進行監控巡查,發現交通事故造成擁堵對可識別車輛號牌的,通過公安網系統查詢電話引導當事人撤離現場前往理賠中心處置,對無法識別車輛號牌的,指派轄區民警立即前往現場處置,並快速撤離引導至理賠中心處理。
(四)當事人自行協商:即發生無人員受傷、車輛可自行撤離的交通事故,雙方對事故責任無爭議,事故雙方當事人可在現場分別用手機拍攝事故現場照片後立即撤離現場。在現場互相交換駕駛證副本後,共同到理賠服務中心進行事故確認和保險理賠。
(五)保險公司服務熱線引導:事故當事人報險後,各保險公司查勘員經電話了解,符合快處快賠條件,指導拍照並引導至快處中心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