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哈爾濱市繼紅小學校尚穎
2017-07-31 11:53: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尚穎生活照。

       一九九二年從哈爾濱市師范學校畢業的尚老師,帶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與追求,來到了一直向往並決心為之奉獻青春與汗水的繼紅小學,成為了一名班主任。二十五年來,她能一直不斷挖掘職業的內在魅力,力求讓每一個學生的生命都精彩,力求把每一名學生的獨特性發揮到極致和價值最大化!在班主任工作中尚老師能一直營造著和諧的師生關系,一直順暢地開展家校共育,一直致力於打造共享專業成長的陽光教師團隊。

  • 愛佑童心 呵護成長

  (一)因愛共鳴,感受付出與擔當的快樂。

  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尚老師始終立足於『先做人再求知』的教育實踐,秉承『道德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的教育理念,關注學生心靈成長。為了讓學生學會擔當、懂得付出,尚老師提出『讓關愛成為習慣』的理念。班上有一名學生因使用激素過量導致身體肥胖,在參加校運動會的團體項目時,每個小組都不帶她。發現這個問題後尚老師向全班同學推薦了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在班級交流讀書感受時,尚老師讓每名學生模擬一種殘疾狀態,體驗殘疾人的生活,然後寫成日記。這次活動讓孩子們懂得了當一個人陷入困境的時候,最需要的是關愛和幫助。從此以後,這位同學成了班級活動小組最受歡迎的人。

  (二)為愛付出,秉持授之以漁的理念。

  昇學考試的壓力使家長逼著孩子把目光鎖定在『分數』上,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讓尚穎老師深切地感受到『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她在班級中大力倡導『不抓成績抓方法』。她經常說,讓學生們獲得方法,纔是學生受用一生的本領,方法對頭,對知識的掌握必然事半功倍。作為省級語文骨乾教師,多年來尚老師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有自己獨到見解。她認為,培養學生從小學會自主學習,形成獨立的學習能力對學生今後的發展尤為重要。她在語文課堂上實施的『五步驟』預習法,讓學生從以前家長陪讀陪學的狀態中逐漸地學會了自主學習,現在尚老師的學生都說:即使這堂課老師不講,我們自己也知道怎麼去學。家長們都說當過尚老師的學生,孩子到初中高中對於自學也得心應手。尚老師還不滿足於學生對新知識的自主學習,單元學習後,期末復習時,在尚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完全可以獨立地進行知識的整理與歸納。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她還采用社會調查、辦報實踐、每月主題積累、識字大王、讀書大王評比等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為孩子語文素養的積淀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尚老師針對學生學習的不同程度布置遞進式作業,學習任務完成效果好的學生還可獲得免寫免測口答作業的獎勵,極大地營造了學生比學趕超的學習氛圍,客觀上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

  二、愛築平臺 家校共育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與生俱來的,老師對學生的愛是真誠的、神聖使命。愛,讓家長與老師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時刻共鳴。為了營造一個和諧的教育環境讓學生健康成長,尚穎老師用心搭建了一個家校共育的平臺。

  (一)多渠道溝通,消除家校隔閡,增加互信與理解。

  為了贏得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理解、支持與配合,尚老師通過家長會、家訪、家長專題講座等多種方式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增進和家長的溝通。

  一年級學生剛入學不久,很多家長就向尚老師反映---孩子放學後記不住老師在學校講什麼了。上課不會聽講、不會與同伴交流是低年級班主任最頭疼的問題。尚老師在與家長溝通時多次強調:在小學低年級,如果能夠養成良好的傾聽和表達習慣,對孩子今後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家長認為這與考試無關,不如孩子的分數重要。針對這一情況,尚老師策劃了一項體驗活動:『電話傳信』,把班級的通知形成書面文字,電話通知給學號一號的學生,一號再傳給二號,以此類推,第二天接到通知的最後一名學生將聽到的通知內容在班級宣布,與原始的通知對照,組織學生找出丟失的信息,然後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傾聽、怎樣表達,使學生在輕松快樂中學會了傾聽和表達。一次因一位學生誤傳了活動的結束時間,導致很多家長沒能按時接到孩子。這件事成為轉變家長教育觀念的最好契機,家長們徹底理解了尚老師所倡導的『教孩子一天,想孩子一生』的良苦用心,從此,開始積極支持、踴躍參與學校教育。在體能達標測試活動中,在校藝術節展示中,在年級籃球比賽中,在元旦文藝聯歡會上,在畢業典禮上……都能看到尚老師班家長們活躍忙碌的身影。

  (二)多形式互動,昇華師生情感,培養參與和感恩。

  在打造家校共育平臺的過程中,尚老師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的做法。通過不定期課堂開放日、建立家長委員會、邀請家長參加學校各種活動等方式使家長及時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的成長情況。尚老師始終認為只有讓家長對學校教育有了解,家長纔會對學校工作有理解,纔會有支持和參與的熱情。隨著了解的深入,家長們開始主動、積極地投身有利於學校、班級發展的活動中。很多家長紛紛利用自己的有利條件為學生提供活動的平臺:到軍營參觀,練習疊被子;到野外郊游賞秋景,讓孩子親近大自然……『六一』兒童節時,家長們群力群策,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重回童年』聯歡會,師生、家長同臺演出,盡享童年快樂;學生畢業前,家長們又自發地為班級學生做成長冊、習作文集,以此來表達對繼紅培養的感激和懷念……

  通過家校共育平臺,尚老師變學校的單向宣傳為家校雙向溝通,她像一個磁場,把家長們緊緊地吸引到學校教育中,形成了有利於學生發展的教育合力,讓家長在親身感受孩子成長過程的同時也拉近家長和孩子的心理距離,達成親子之間的心靈融合與情感共鳴,促進了師生、親子關系良性互動以及家庭、班級、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

  一位教師,要想得到廣泛的尊重,成為富有魅力的教師,就要有品質,就要有風格,就要有靈魂。尚穎老師,在南崗這片教育沃土上,在繼紅這樣一所富有文化魅力的學校中,踐行的和諧教育充滿著時代魅力。因為愛,所以讓生命綻放;因為愛,所以讓孩子們的心靈綻放;也因為愛,纔展現和諧教育的最大魅力;更因為愛,讓尚穎這樣一位師者魅力無限!

責任編輯:王桐桐

首屆哈爾濱市教師年度人物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