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花園小學校 王靜生活照。
花園這片沃土孕育了一顆顆幸福的小種子。在花園農人的精心培育下,他們茁壯成長,煥發光彩。王靜老師正是這些花園農人中的優秀代表,她探求孩子的成長密碼,把愛與信任像陽光一樣灑向每個孩子,智慧育種,愛灑良田。
一、把陽光照進心裡。
王靜老師政治成熟,師德高尚,用高度的責任心以及科學的育人方法詮釋了新一代智慧教師的形象。從教近二十年來,她一直工作在班主任崗位上。她不忘初心,始終把育人工作作為她終身追求的事業。學校牆上,張貼著家長們送來的表揚信;筆記本上,有孩子們親手給她畫的錦旗證書。孩子們離不開她,家長們忘不了她,她二十年如一日的把陽光般的溫暖帶給孩子和家長們。家長們說,她是她們的福音,更是她們一生同行的摯友,是孩子們的第二個媽媽。一屆又一屆的孩子和家長們就這樣一直稱呼她為『王媽』。教學質量優,連續兩年學生評價、家長評價滿意率都遠高於95%。這樣的好口碑也使她在南崗區『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主題活動中成為了『最美班主任』,在全市教育活動中榮獲『身邊好老師』稱號。在2016年9月,王靜老師的育人事跡在新晚報專刊中登載。
二、把青春留在課堂。
信息時代,瞬息萬變;教育舞臺,日新月異。而她一直鑽研教學,走在課堂教學的前沿。在教學中,她能認真鑽研課標,吃透教材,積極進行教學實踐,努力嘗試把現代化教學手段靈活運用於課堂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於創新的能力。她在實踐中提昇著智慧,在花園小學首屆『課博會』上做研討課《7的乘法口訣》榮獲特等獎。她執教的期末復習課給學年教師指引了方向。她仍然活躍在南崗區百花獎的舞臺上,課堂教學獲得一等獎並進行了綜合場的匯報。她還充分發揮哈爾濱市數學科骨乾教師的引領作用,在2016年數學學科全員培訓中,執教的《比較大小》的示范課獲得廣泛好評。
歲月雖然帶走了她的青春韶華,但是卻沒有帶走她對事業不懈的追求。她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參加了2017年哈爾濱市燭光杯的賽課。從第一輪的說課大賽,到第二輪的課堂教學,已近不惑之年的她從年輕選手中脫穎而出,彰顯了骨乾教師的實力。她執教的單元練習課是一種充滿挑戰的新課型。她潛心思考,深入挖掘,對單元練習課進行了精准的定位。在綜合場的展示中,她呈現的單元練習課實現了在對比練習中明晰概念、在解決問題中運用概念、在知識聯系中融會貫通、在思維訓練中提昇素養,令聽課老師耳目一新,真正感受到了核心素養如何落地生根。
參加這樣的賽課,對於王老師來說,可能比年輕教師要付出的艱辛更多,但是她十分享受這一過程。因為,在那一刻,她會完全忘記年齡,她在課堂上找到了她的青春,她仍然願意在課堂這一教學主陣地上不斷鑽研,實現自我價值。王老師的課堂教學輕松自然,善於觀察學生學習細節,在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充分體現老師的點撥、指導作用。數學課堂有情趣,有思想,有深度。王老師還善於提昇自己的實踐經驗,她的論文『精准把握學情,打造高效課堂』新近在國家級刊物《中國教育研究指導全書》上全文發表。實踐探索加理論提昇,我們發現王老師『輕松自然,兩情交融;實活結合,點撥明理』的教學風格逐步顯現出來。
三、把智慧用於管理。
對小種子的培育不但需要陽光雨露,更需要農人的智慧管理。王靜老師的班級管理體現出『三精』:『精心』——營造氛圍,環境育人。王老師的教室,處處洋溢著溫馨:為分層閱讀打造的書架,為緊急『救援』提供的醫藥箱,連窗臺都綠意盈盈,花香陣陣。『精細』——管理入微,活動育人。王老師采取民主管理,善於利用活動育人,『走進秋天』的特色實踐課程,『我是小演員』的課本劇展示,『新聞小主播』的堅持開展使孩子們得到了鍛煉,她還針對不同孩子的特點,在活動中教會他們做人、做事。 『精巧』——化分為合,家校育人。王老師常利用班後時間通過班群與家長探討育人理念,指導家教方法。她與家長形成教育合力,優化班級氛圍,家長成為了班級發展,學生成長的助力團,與老師一同攜手打造育『種』良田!
讓每一顆小種子綻放出生命最本真的色彩,自由生長,是王靜老師不變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