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松生活照。
三尺講臺,奉獻無痕。十年來,吳松老師用關心、信任和激勵,把陽光的種子撒進學生的心田,不僅為貧困孩子橕起一片夢想天空,更為留守兒童點亮一盞生命之燈。他的育人故事多次在黑龍江日報、黑龍江晨報、哈爾濱日報、新晚報、生活報上刊登,並受到黑龍江省廣播電視臺及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教師節特別節目的專訪。
1.情懷落地,紮根立志,做堅守農村的忠誠衛士。
吳松老師生在農村,也長在農村,是讀書讓他從一名農村娃成長為黑龍江省模范教師。所以,他以自身的成長激勵孩子們養成愛讀書的習慣。十年,他的家訪路遍布各個村屯的各個田間地頭,默默奉獻、風雨助學,所有竭盡所力的付出只為農村的孩子們能夠堅持讀書,快樂讀書。
孤獨自閉的小浩便因愛成長,成為了班裡最愛讀書的孩子。小平頭兒、圓臉蛋兒、黝黑的皮膚,渾身上下散發著男孩子特有的氣息與活力,甜甜的笑臉上寫滿了自信和陽光,可你卻不曾知道小浩有著怎樣苦澀和孤獨的童年。小浩僅僅八個月大便與奶奶相依為命,每天吃喝拉撒全在炕上。直到八歲纔會張口說話,醫院診斷為『自閉癥』,曾被幾所學校勸退。
五年前,奶奶領著小浩報著最後一絲希望來到香和小學,吳松老師把小浩留在了自己的班上。一年級時,每天都會無故的哭鬧,大喊大叫,亂扔東西,在地上打滾……一次次的教導、一次次的失敗,每天都要和小浩斗智斗勇。偶然一次發現了小浩繪畫的天賦,讓吳老師抓住了教育的最好切入點。從此,他去家訪、送圖書,在鼓勵與贊揚中,小浩的唱歌、繪畫、讀書等方面都有巨大地進步。去年6月,鞠萍姐姐感動吳老師和小浩一起成長的故事,邀請他倆和八名同學飛赴天津參加了中央電視臺的節目錄制,這些農村孩子第一次坐飛機、坐高鐵、參觀天安門、游覽頤和園,內心無盡的喜悅化作奮進的力量,讓吳老師的班級成為了哈爾濱市2015-2016學年度先進班集體。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吳老師立志做一名堅守農村的忠誠衛士,編織屬於農村孩子們的童真彩夢。
2.勤思精拓,修身篤志,做樂於奉獻的護花使者。
吳老師班上的三十個孩子中,男生佔三分之二,留守、貧困、特殊學生近一半,從一年級時,他就立定信心,矢志不渝,決心為這些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保駕護航,用自己一言一行的教育力量,涵養積淀,築夢未來。
大龍和楊楊是他班上兩個特殊的留守貧困兒童。大龍從小寄養在大伯家,大伯喪失勞動能力,表姐嚴重智障,大娘矮小的身軀支橕著一家……楊楊從小與沒有血緣關系的姥姥相依為命,每當提起楊楊的悲慘經歷,姥姥都哽咽無言、淚如雨下……
如何讓他們的童年光彩有力?如何讓他們的生命燦如夏花?吳松老師溫暖樂教、用愛灌溉,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儒化思想,從豐富多彩的活動激勵成長。為大龍洗去清晨的垢面,准備早餐;鼓勵楊楊參與興趣小組,培養自信;帶領大龍與同學們奔跑嬉戲,推薦加入足球隊,融入集體;默默資助楊楊學習纔藝,推薦加入合唱團,歷練自己。如今,大龍在足球隊的不屈拼搏中變得堅強勇敢,楊楊在合唱團的原創歌聲中變得陽光自信。
吳老師帶領著他的學生們自強不息、奮力向上。斬獲校園足球聯賽總冠軍,校園合唱比賽連連奪魁;楊靜軍、張新陽兩名同學獲『美德少年』稱號;學生代表到延吉、秦皇島等地參加全國足球夏令營活動,並有幸與央視明星足球隊踢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友誼賽;即將畢業的學生中,包括大龍和楊楊有11人被市內非常好的中學招走……
吳老師為了讓貧困的孩子們能夠更好地完成學業,又積極地聯系愛久基金、哈爾濱助學志願者協會資助他們,一直會到大學畢業。
吳老師教孩子五年,不捨得讓任何一個孩子掉隊。2013年和14年,外系統極力調他走時,吳老師為這樣一群孩子選擇了堅守三尺講臺。這樣的好老師陪伴孩子五年必將會影響孩子五年,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
3.為人師表,淡泊明志,做教書育人的青春榜樣。
勤思精拓君子風,修身篤志立德行。吳松老師不僅師德高尚,而且業務精良,省市區教學大賽佳績頗豐,成為了區域內的青春榜樣。
黑龍江省模范教師、黑龍江省希望工程園丁『特別獎』、哈爾濱市『身邊好老師』標兵等榮譽,以及成為2017屆『馬雲鄉村教師計劃』全國300名入圍者之一,更加激勵著他立定信心,堅定信念,紮根農村,守望夢想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