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清生活照。
在黑暗中尋求生存,是一件無比困難的事情,而哈爾濱市特殊教育學校的盲孩子們,卻在黑暗中找到了指引方向的一道光明,他們是那樣陽光!那樣快樂!這種自信的由來,是因為在陳清老師工作的25年裡,一直是盲孩子的眼睛,幫助他們欣賞五彩斑斕的世界。
一、甘於奉獻,勇於承擔
年滿46歲的陳老師,已經在特殊教育工作崗位上堅守了25個春秋。除了擔任班主任工作和語文教學工作外,還承擔著一項特別的工作---學校的捨務工作。
全校三百多名學生中有一百五十多名學生住校,這其中有視障學生96人,聽障學生60多人。在學校人員急缺的情況下,陳老師毅然決然,請戰這項工作。由於,她的班級學生離不開她,她的教學任務更需要她去完成,再加上學校的捨務工作她必須每周在學校工作六個工作日,而在這六天裡有四天是24小時堅守在學校的不同工作崗位上。幾年來,陳老師從未因為個人原因請過一次假。記得有一次學校出現大面積流感。當時,陳老師的孩子正在高三面臨高考的最重要階段,她把高燒不止的孩子扔給七十八歲的婆婆,全身心的投入到照顧這群特殊的孩子當中。因為陳老師知道,在這個時候她的學生們更需要她,保護這些殘疾學生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就是她的責任。
每到雙休日也是陳老師捨務工作最忙的時候。因為視障學生住宿的最多,尤其是男同學的頭發長得都很快,鑒於這種情況她大膽地拿起電推子開始了理發生涯,同學們都親切地稱呼她『校園美發師』,每每看到在辦公室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伍等待理發的同學;以及學校碩大的學生洗漱間裡掛滿了她給聽、視障兩部1-3年級小同學洗乾淨的衣服,她的自豪感掩蓋了她渾身的疲憊。
二、情到深處,無怨無悔
特教學校中最苦最累的工作就是承擔新一年的班主任,在班主任中年齡最大的陳老師欣然接受了,因為她總是這樣想:為了這片深愛的沃土,她願意做盲孩子的眼睛,幫助他們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陳老師班的十二名學生中有十名學生家住偏遠農村在學校住校。她深知對於一個六歲盲童來說遠離父母、親人,來到陌生的環境裡過集體生活,是多麼的困難!是多麼大的挑戰!學生們大、小便弄髒褲子的情形時有發生;哭鬧著找媽媽的情況屢屢出現。她看著這些殘疾孩子們,心裡覺得好心酸。作為班主任,他們就是她的孩子,她要讓這些學生感受到親人般的疼愛,家庭般的溫暖。因為家庭貧困的原因學生們沒有換洗的衣服,陳老師就發動學校的老師們把自己家孩子穿小的衣服捐獻出來,從而保證她每周至少給這些學生們清洗更換兩次衣服。
對於陳老師來說最難處理的工作就是班級裡住校的學生生病。不管是節假日,還是深更半夜,陳老師都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學校,帶領學生到醫院就診。記得有一次中秋節,學校下午放假,她坐在公共汽車上馬上就要到家了,得知她班級的李樹旗同學頭部撞傷突然高燒。她打出租車趕回學校,帶著學生趕往第九醫院,由於醫院不收診,又趕往另一所醫院,因醫生的不負責任,讓她輾轉兩個科室之間六、七回,終於找到大夫給看病了。可又由於醫院馬上就下班了不給點滴,她看著可憐的學生瘋了一樣衝大夫大喊大叫,這可是她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孩子都嚇哭了,不知是她『發瘋『的狀態嚇了到醫生、護士,還是她們體諒到了陳老師那顆焦急的心,學生終於用上了藥,打完點滴回到學校已經是晚上7點多了,她沒敢回家,整晚一直陪在學生身邊。
四年來她無法忘記,在她帶領學生去醫院的途中,因為過節人多打不到出租車,也擠不上公共汽車時,她站在馬路邊苦苦哀求私家車司機的情景;丟下生病住院的父親趕回學校接學生看病,直到深夜十一點拖著疲憊的身體返回醫院照顧父親的情景。為了能更好的保護這些柔弱的小草,她的內心變得越來越強大,只要為了她的學生,她心甘情願地付出她的愛。
二十五年來陳老師本著個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學校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原則。即使她在身患重病—系膜增生性腎角球腎炎的四年時間裡,還有她的孩子面臨中、高考時,她的母親乳腺癌做乳腺根除手術時,她都從未離開過她的三尺講臺。
陳老師愛她的學生,她無怨無悔的愛著她的這份事業,只要能給這些殘疾孩子,帶來幸福、快樂,她願意繼續做盲孩子們的眼,帶著他們一路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