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水利灌溉設備的投入,促進了現代農業發展。

龍江玉米專列發往上海。

金秋糧食獲得大豐收。
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穩步推進
把各項改革任務能量化的全部進行量化,並以全年重點工作推進任務方式分解到各縣(市)區和各成員單位;堅持進行會議推進,分解量化任務目標。年初以來通過市委農村工作會議、全市農業工作會議和全市農業綜合配套改革推進會議等方式進行了具體推進和落實。為了紮實推進農民合作社提昇規范工作,采取典型引路的辦法,重點宣傳去年組建的54個一體化合作社、37個聯合社典型。目前,全市一體化合作社84個(新增30個)、聯合社57個(新增20個)。
積極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在前幾年組建中心、平臺的基礎上,今年重點完善了10個『五個中心』,其中水稻催芽中心5個,農機維修中心1個,糧食倉儲中心2個,農產品檢測中心2個;完善10個『七個平臺』,其中畜牧平臺3個,培訓平臺2個,物流平臺2個,農經信息平臺3個,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起到了積極作用。
同步推進其它配套改革。適應糧食市場化改革要求,推動企業向『儲銷』轉型發展。目前,全市已有12戶地方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入市經營,現已收購玉米31.2萬噸,已經繳納糧食收購貸款信用保證基金的企業17戶。穩妥推進農村『四權』抵押貸款工作,到今年5月末,全市擔保機構在保餘額15.7億元,同比增長24.3%。力爭2017年末在保餘額突破18億元,同比增長5%以上。農村『四權』抵押貸款工作態勢良好,廣泛開展帶地入社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和抵押貸款。截至5月末,各銀行機構以農村土地經營權為主的『四權』抵押貸款餘額64.9億元,同比增加33.5億元。
今後一段時期,齊齊哈爾市改革重點將積極推進合作社規范化提昇,著重推廣一體化合作社、聯合社和股份制合作社,重點引導農民由單純以種植為主的合作社向種養結合、產加銷一體發展上轉變,延長產業鏈,提昇價值鏈,拓展增收鏈。完善推進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好『五個中心』、『七個平臺』,不斷拓展服務范圍,擴大服務領域。針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差異化資金需求,提供多樣化的融資方案。針對農業規模化經營和訂單農業發展需要,創新金融產品,服務現代農業發展。
專業合作社發展突飛猛進
齊齊哈爾市把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作為推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來抓,截至目前,全市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5858個,比去年增加149個;入社農戶73.61萬戶,比去年增加2100戶;入社耕地面積2571.5萬畝,比去年增加8.1萬畝,分別佔全市農戶總數和集體耕地面積的83.8%和80.7%。
從領辦方式上看,主要有5個方面:即現代農機合作社引領316個、村乾部領辦1465個、村集體組建整村推進3個、企業牽動156個、能人領辦3918個五種形式。
從產業構成上看:主要集中於種植業、養殖業和農機方面。種植業4037個、佔68.9%;養殖1185個、佔20.2%;農機529個、佔9%;其餘林業34個、水利26個、營銷23個、漁業24個,佔1.9%。
從發展特點上看:一是規模發展有新突破。全市經營規模2萬畝以上的合作社240個、5萬畝以上的20個。通過合作社帶動規模經營1478萬畝,佔規模總面積的87.4%。二是規范發展上有新突破。目前該市國家級示范社57個,分別佔全國(1425個)、全省(240個)總數的0.4%和23.8%;省級規范社108個,佔全省(404個)總數的26.7%。三是現代農機合作社發展有新突破。目前全市現代農機合作社316個,佔全省(1362個)的23.2%,是最多的地市;有3個現代農機合作社被評為全國農機合作社示范社,佔全省的20%;省級規范社70個,佔全省(189個)的37%,也是最多的地市。克山縣仁發現代農機合作社是全省唯一省級示范社。四是規模養殖發展有新突破。全市現有奶牛、肉牛規模養殖合作社770個,奶牛標准化規模養殖承載能力達到21.5萬頭,列全國地市級城市第一位。全市奶牛存欄40.53萬頭,約佔全省1/4;肉牛飼養量173.3萬頭,約佔全省1/5。五是合作社轉型昇級有新突破。近兩年,重點對單純以種植為主的合作社引導向種養結合、種養銷同步發展上轉變,延長產業鏈條,保證農民增產增收。全市種養加一體化合作社82個(今年新增28個),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已發展到55個。
根據目前合作社發展情況,今後一個時期,全市將著重推廣一體化合作社和聯合社。種植(養殖)、加工、銷售一體化合作社是農民合作社延伸發展的高級階段,是在引導農民組建發展、規范提昇的基礎上,引導由單純以種植為主的合作社向種(養)加銷同步發展上轉變。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就是兩個以上的合作社為了提昇規模、效率和市場競爭力,實行自願聯合民主管理的經濟聯合體。一體化合作社和聯合社有利於引導農民轉變農業生產方式、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有利於適應市場需求、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有利於促進合作社的轉型昇級、延長產業鏈條,走上種植(養殖)、加工、銷售一體化道路,增加農民的有效收入,多渠道讓農民盡快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