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9日訊(記者 王剛 佘雨桐 許諾 孫英鑫 編輯 馬悅) 一臺臺無人機噴灑農藥,一片片金黃色的成熟稻田,一棟棟錯落有致的別墅,一張張寫滿幸福的笑臉……被譽為『龍江第一村』的甘南縣興十四村,已從荒原上的移民村發展成為令人矚目的現代化城鎮。9月13日至14日,由東北網主辦的全國知名網絡媒體興十四行大型融媒體采訪活動在這裡啟動。在全國喜迎十九大之際,來自全國知名網絡媒體的30餘名記者走進了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甘南縣興十四鎮興十四村,一同感受其砥礪五年的豐碩成果。




村民人均收入7萬6 『移民村』成了新標杆
1956年,興十四村由山東省臨沂地區移民組建,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移民村。幾十年來,在『領頭雁』村黨總支書記付華廷的帶領下,興十四村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大力發展現代化大農業,引進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先進人纔,推進農村城鎮化轉型,走出了一條農業現代化、工業化、城鎮化協調發展之路。在全村老少的共同努力下,該村從當年的『房無一間、地無一壟、樹無一棵』發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標杆。現在,村民年平均收入7萬6。付華廷說,到2020年,他們力爭實現村民人均收入達到10萬元。

村裡建起星級賓館農民當上了『白領』
村民朱秀芝告訴記者,兒子和兒媳大學畢業後來興十四村當教師,她和老伴跟著從外縣遷過來,小孫子在村裡上幼兒園,『以前住磚瓦平房,一到冬天外邊冷屋裡也冷,老人小孩上室外廁所不方便。現在一家三代人住在100多平米的二層別墅裡,又敞亮又舒服,做飯再不用燒柴火和大鐵鍋了。家裡最近還買了車,我們的生活一點不比城裡差。』老伴兒王成義接過話茬:『每到過年,村裡免費發米面、豆油、魚和肉,加起來得有十四五樣。65歲以上老人不僅發雙份福利,每月還有120元補貼。平時我們這些老伙伴經常到活動中心看書、下棋、唱唱歌,最近我還學會了上網,沒事兒還和老李頭網上斗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