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乾事創業地熱土黑龍江 著力打造全面振興好環境
2017-09-28 07:15: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姜斌 那可 閆紫謙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省市縣三級非行政許可審批全部取消。全國率先開展並完成了全面清理規范省政府各部門行政權力中介服務工作,將范圍從國家確定的單一行政許可,拓展到行政確認、行政裁決等全部14個類別的行政權力,共計346項,清理規范260項,比例75.1%。

  ……

  一系列數據背後,是我省推動行政審批改革、持續向市場和社會放權的真實寫照。

  每一次廣度的拓展、深度的推進,都在為營造龍江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環境鼓勁助力,破除沈?積弊、釋放改革紅利的勁頭決不放松。

  『放管服』逐步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改革的政策紅利得到持續釋放。

  『放管服』改革縱深推進的力度不斷加大。引入第三方評估論證、劃定職責邊界、中介清單全覆蓋的創新做法,不僅是深化制度改革的要求,更是以簡政放權保證龍江市場活力的必然選擇。

  ——讓科學有效的『管』,促進更大力度的『放』

  明規矩於前,寓嚴管於中,施重懲於後。

  『實地督查、明察暗訪』,是我省圍繞『放管服』改革政策措施,把握『放管服』改革時間節點的重要方式。

  『嚴肅問責』是我省對國務院各督查組督查中發現的問題,轉辦各地、各有關部門進行核查辦理,解決相關問題,約談相關責任人的堅定態度。

  寬松便捷的准入環境、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在三個『安心』環境的前提下,加大監管力度,盡力『簡除繁苛』,推動綜合市場監管。

  『放得開』和『管得住』在深化改革中不斷尋找最佳的互促角度。

  二十分鍾,新項目備案『一鍵』完成。這,並不誇張。

  哈爾濱重大招商引資項目華南城,已辦理過12個項目的核准與備案。華南城外聯部總監韓仁珠告訴記者,2012年辦理第一個項目,僅核准備案就要提供規劃、環保、國土等一系列前期手續,編制詳細項目申請報告,形成核准請示,過程耗時長、材料多。而今年即將啟動的新項目,用不了二十分鍾,備案『一鍵』完成。

  念好『簡』字訣,做好『放』字功。

  審批效率的大幅提昇,大力提振乾事創業的精氣神。

  哈爾濱市發改委審批處處長王紅對記者說:『目前,投資項目審批已經取消項目建議書環節,取消並減少「銀行貸款承諾」等共18項前置審批條件,項目節能審查與環評審批,由前置要件改為開工前辦理,項目申請報告和節能評估報告允許企業自行編制,審批效率大幅提昇。』

  一項項審批監管的程序朝著科學務實的方向逐步完善,群眾手腳的繩索解開了,人民的聰明纔智和創造力真正被發揮出來。

  在市民辦事大廳裡,辦證多、辦事難的現象明顯減少了,有序的排隊,從容的遞送文件,一紙證書困擾的解脫讓大家臉上洋溢著輕松,多重審批和亂收費現象治理有效,企業發展獲得了切實便利。

  簡政放權對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作用日益顯現,透明、便利、公平的創業環境正在龍江形成。

  放下去的政策如何放徹底、接得住?

  我省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來加強管理,為簡政放權護航。

  作為全國放開政府定價項目較多的省份,我省的醫療服務價格全國放開最多,今年又取消、停征、合並、降標一批涉企收費基金,每年可減輕社會負擔9.3億元。

  截至5月末,全省執收的行政事業性收費76項,其中涉企29項。省級批准設立7項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都有法律法規依據。對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政府定價管理的經營服務性收費建立目錄清單進行管理。

  減輕的是物質負擔,感受到的是『放管服』釋放的活力中,迸發出創新乾事的熱情火花。

  好消息不斷傳來:今年8月,省政府決定,再次下放19項行政許可事項,並要求各地、各部門做好下放行政許可事項的落實和銜接工作。

  與此同時,在職業資格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教科文衛體改革等方面的各項工作積極有序推進,充分形成特色務實的管理方式,讓科學有效的『管』,促進更大力度的『放』。

  ——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打造創新型服務政府

  『放』是基礎,『管』是關鍵,『服』是支橕。

  基層經濟發展環境是政策對不對癥的『晴雨表』。

  減掉不必要的公章、打破不合理的規矩,提昇服務質量和效率,是我省一直在作答的重要課題。便捷的審批讓市場更具活力,服務的優化讓群眾更有獲得感。

  政務服務如何智能化、便捷化?我省給出這樣的答案:針對解決群眾辦事手續繁雜、證明繁多等問題打出了『組合拳』。

  借助『互聯網+』,全國首創研發了黑龍江省行政權力信息管理系統,將全省各級政府部門的行政權力、責任和中介服務信息的大數據匯集於平臺中,實現部門錄入規范化、清理審核高效化、統計分析自動化、社會公開及時化和動態管理科學化。

  『互聯網+』,讓黑龍江的政務服務更顯智慧。如今,『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全省網上政務服務體系基本形成,省級依申請類權力事項、市級85%的非涉密行政許可事項納入網上運行監管,並將人口庫等五大基礎數據庫在各市(地)、省直部門間共享。

  在政務服務的點滴變化中,創新型服務政府的『形象』開始樹立。

  日前,哈爾濱一家房地產公司負責人登錄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向哈爾濱市雙城區發改局申報電子商務大廈項目備案。完成《企業投資項目備案承諾書》填報,網絡平臺『見諾即備』,『秒』回備案成功告知。

  在同一瞬間,該企業備案信息也同步進入哈爾濱市發改委在線審批監管平臺,進入哈爾濱市大項目數據雲平臺及APP手機端,並同步『映射』到發改委政務管理信息化平臺,圍繞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的服務監管同步展開。

  變化,讓人耳目一新。

  這,得益於政府部門在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上聚焦發力。

  ——為市場主體和百姓減負,大刀闊斧砍掉各種『奇葩』證明

  不危害社會證明、無劣跡證明、無交通違章記錄證明……各種『奇葩』證明備受百姓『吐槽』。

  『證無可證』何時了?證明的異化,讓百姓不堪其擾。

  大刀闊斧砍掉各種『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復證明。

  政府人員不能再坐在辦公室裡收文件、畫圈圈了,想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就必須減小自由裁量權,切實為市場主體和百姓減負,變『被動』為『主動』,充分了解市場主體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服務。

  從2016年5月中旬開始,我省向『奇葩』證明宣戰:整理了各地上報的9000餘項證明和手續,將名稱、功能相同、相近的證明和手續統一名稱,共統計出證明事項283項、手續事項308項。9月初,在各相關單位意見一致取消的證明事項中研究篩選出與基層群眾辦事關聯度較高的37項,作為第一批擬取消和規范的證明事項。

  圍繞營造良好環境,做優化服務的『乘法』。采取試點先行方式探索實行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工作,成立行政審批局,有效強化行政審批大廳的管理服務;推動省直各部門網上審批工作全覆蓋,變『群眾窗口間來回跑』為『數據部門間網上走』;大力提昇水、電、氣、暖等公用事業單位及銀行等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和效率;在省直機關構建『全事項、全過程、各環節』配套協調、優質高效的工作流程體系……我省對『放管服』下一步改革工作的方向這樣規劃著。

  給企業便利,讓群眾舒心,帶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龍江經濟加快培育新動能的力量正不斷壯大。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在當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下,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結合,有力推動著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大文章』,激發著社會創新創業無限熱情。

  改革就是啃硬骨、涉險灘、戳痛處,『向自己開刀』的力度直接來自於推進改革的勇氣和擔當。不斷深化改革、自我革命,我省正積極向有利於解放生產力,有利於為人民群眾增加便利的方向,加緊轉變。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環境好,則人纔聚、事業興;環境不好,則人纔散、事業衰。』

  發展環境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更是外來投資者投資興業的『試金石』;發展環境是行政效能、政治生態、文化內涵、人文精神、城市形態等多元交融的綜合展現,也是決定未來發展吸引力、競爭力、可持續力的綜合折射。

  讓每個部門都成為『好環境』,每名乾部都成為『好環境』,每位群眾都成為『好環境』。優化發展環境的一項項舉措,正把黑龍江打造成環境佳地、服務高地、投資寶地。

  黑龍江優化的氛圍正在形成,並把發展環境的優化程度作為關乎龍江未來發展的核心指標,多領域、多層面、多崗位『栽桐引鳳』,從而帶動在發展方式、治理體系等方面發生深刻變革。

  無邊林海莽蒼蒼,拔地松樺千萬章。

  黑龍江深耕改革沃土,砥礪實乾精神,優化發展環境的答卷,將會更加精彩。

首頁  上一頁  [2]  [3]  [4]  [5]  [6] 

責任編輯:彭佳麗

【專題】十九大時光

【專題】喜迎十九大

【專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 喜迎黨的十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