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深秋時分,總有一個尷尬的供暖空白期,讓東北的房子有點『寒』,百姓有點『冷』。今年,哈爾濱提前10天試供熱,釋放城市的『暖意』,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雪中送炭』。熊熊燃燒的煤火,催熱汩汩湧動的熱流,不但暖了屋子,也暖了人心。以百姓之心為心,把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化作可被感知的暖意融融,誠意十足,值得點贊。
供暖是直接關乎群眾冷暖的民生工程,是每年冬季北方居民最為關心的民生話題。早在十一長假之前,哈爾濱市就向社會各界承諾,今年將提前10天試供熱,一方面回應百姓期盼,一方面提前預熱,確保正式供暖運行順暢。10月10日,如約而至的溫暖在哈爾濱的大部分地區撲面而來,政府承諾,擲地有聲。其實今年的提前預熱,是多年規劃鋪墊的結果。近些年,哈爾濱通過並網改造小鍋爐、維修更換城區老舊管網、提昇增強全市集中供熱負荷能力,已初步具備為全市市民同步供熱的條件。正是多年來政府在民生工作上持續不斷地發力,特別是在暖屋子工程上持之以恆地做『加法』,纔讓這個深秋的城市提前感受到溫暖。
與政府的民生暖意釋放同樣值得點贊的還有熱企的社會擔當。供熱季裡,『你家屋子暖了嗎?』『今年供熱好不好?』是百姓間最常見的問候,每一次詢問背後都直接指向供熱企業。冷了涼了也好,暖了熱了也罷,四通八達、經緯交錯的供熱管線,源頭是熱企,責任在熱企。供熱企業承擔著百姓滿滿的期待,也經受過諸多的詬病。但是,它們始終是保障千家萬戶溫暖過冬的關鍵所在,熱企付出多一分,百姓的溫暖就會多一分;熱企服務打折扣,百姓的安居就會受影響。今年哈爾濱同時段、大面積、高強度集中供熱,必將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對熱企來說著實是不小的壓力,但各大熱企主動響應政府號召,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一方面不遺餘力做好具備條件地區的供熱保障,另一方面搶抓工期做好熱網改造收尾工作,以確保供暖正式啟動後全面達標,傾力服務龍江,其行可贊。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正是政府與企業同時向民生熱點發力、傾斜,纔讓百姓對這個供暖季有了更多期待。
在我省,其實不少地市也曾有過提前供熱的嘗試,但輻射人口數量最多的省會城市第一次正式提出全面、統一實施提前啟動供熱系統熱態試運行,這種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提前』,無疑對其他地區更具有示范和帶動意義。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憑著『提前10天供熱』這股呵護群眾冷暖的一腔熱忱,相信今年的供暖季,每個人、每一戶的安居之夢都能得到自始至終的溫暖呵護,因為,比浪漫滿屋更浪漫的事就是,溫暖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