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未來』
2017-10-22 07:57: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麗麗 張忠林 馬一梅 趙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圖為鄭吉林與同事一起策劃冬季旅游產品宣傳推介。

  黑龍江日報10月22日訊 五花山色扮靚傳奇的威虎山。記者來到走在綠色轉型發展之路上的柴河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感受到這裡的乾部職工學習十九大報告的熱烈氛圍。

  柴河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旅游局副局長鄭吉林手邊一張10月19日的《黑龍江日報》,在十九大報告摘登中『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段落已經用紅筆做了重點標記。他說,十九大報告中說『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學習了報告後,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這句話的理解從未像現在這樣深刻。

  記者了解到,得益於好山好水好生態,柴河重點國有林管理局以威虎山國家森林公園為主陣地,做大做強山水文章,讓原汁原味的自然山水更加美麗靈動,彰顯生態效益。

  依托綠水青山,創新方式『靠山吃山』,這幾年宏聲林場職工史炳剛嘗到了生態富民的甜頭。『今年家庭旅館接待的游客量比去年多,很多都是回頭客,有的每年都到咱威虎山九寨避暑度假,到我這「吳家大院」來吃住。』連續五年,旅游旺季十多萬元的穩定收入讓史炳剛的『旅游飯』越吃越香。他說:『十九大報告中提到,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幾年前我們放下斧頭鋸,辦起家庭旅館,如今林業職工的日子過得越來越有滋有味,這就是生態環境保護給我們帶來的美好生活。』

  在柴河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局長於林春看來,保護好生態環境就是保護未來,為子孫造福,『十九大報告中所說的「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為林區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於林春說,十九大報告中提及的『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預示著未來旅游市場的廣闊前景。我們要按照報告要求,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促進生態、文化和旅游相融合,把生態環境的優勢發揮好,把威虎山文化的品牌打造好。下步,柴河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將緊緊牽住生態文明建設這個『牛鼻子』,堅持生態第一理念,擔起生態保護第一責任,做好『生態+』的文章,加速釋放森林、冰雪等豐富自然資源的優勢,大力發展森林食品、森林生態旅游、高端養老等綠色生態產業,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國家全面走進新時代貢獻力量。

  記者了解到,黑龍江省重點國有林區全面停伐後,柴河局大力推進生態保護體系建設,堅守生態紅線,推進森林資源管理法制化、森林資源使用有償化、森林資源管護責任化、森林資源培育工程化、苗木花卉培育產業化,累計向局址生態移民1745戶4719人,較為完整的母樹林保存面積達到6696公頃。五年間,森林面積由30.03萬公頃增加到31.4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89%增長到91%,活立木蓄積淨增1126.65萬立方米。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十九大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