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不移重構產業奮力開拓經濟結構更優的新路子

大慶市公安局在全省率先開通『戶籍通辦』。

中石油120萬噸乙烯項目。

打造全國最有影響力水產品品牌。
圍繞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好『五頭五尾』,突出一產抓融合、二產抓提昇、三產抓拓展,加快構建多元產業體系。經濟增長止跌回昇、穩步向好。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2680億元,增速由2015年的-2.3%、2016年的1.7%提高到2.8%;規上工業增加值實現1160億元,增速由2015年的-4.8%、2016年的0.1%提高到0.5%。經濟結構出現積極變化,地方經濟拉動作用顯著增強。與2015年相比,三次產業結構比由6.5:64.9:28.6調整到7.4:54.6:38,油與非油經濟比重由30.4:69.6調整到24.3:75.7,中直與地方經濟比重由36.6:63.4調整到34.9:65.1,非油經濟和地方經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由-43.9%、-6.9%提高到154.1%、129.4%。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持續提高。預計全年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65.9億元、增長15.9%,其中公共預算收入144.1億元、增長10.6%,創近3年最高;全市民生支出237.4億元、佔公共財政支出的78%以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8730元、14810元,分別增長6.1%和6.5%。經濟增長後勁更為充足,動能接續轉換加快形成。預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94億元、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156億元、增長5.8%。全年落實億元以上重點產業項目124個,總投資1372億元,項目數量、年度投資規模分別比上年增長36.3%和30.6%。受到國務院通報表彰和『兩個優先』政策支持。
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出發,重新審視市情,突出揚長避短,深入挖掘經濟增長潛力。規劃打造石油、化工、汽車、電子信息、現代服務業等5個千億級和現代農業、食品、新能源、新材料、新經濟等5個超五百億級『雁陣式』產業板塊,初步搭建起支橕轉型發展的『四梁八柱』。推出27條政策措施,助推實體經濟發展。大慶沃爾沃S90系列車型實現全球銷售,今年產量預計可達5.3萬輛、產值130億元;大慶汽車城項目主體建設全部完工。映奧新一代顯示屏研究院完成設備采購,緣通碳纖維項目開工建設,華為雲計算數據中心上線運行,伊品玉米深加工項目加快建設。
突破重點產業瓶頸,延長產業鏈條,全力做好『老字號』、『原字號』文章,構築主導產業新優勢。預計大慶油田全年生產原油3400萬噸、天然氣40.1億立方米,規上石化產業增加值實現275億元。『油頭化尾』上昇為省級戰略,計劃用5~8年時間把大慶建成東北地區重要的乙烯和芳烴生產基地、世界最大的油田化學品生產基地。9萬噸/年MTBE、22萬噸/年烷基化等項目開工建設,550萬噸重油催化熱裂解、禾工1500萬噸煤炭分質清潔利用項目啟動建設。中俄原油管道年輸油量增加到3000萬噸,380億立方米/年俄氣東線管道項目進展順利。
瞄准市場前沿趨勢,培育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著力做好『新字號』文章,打造復合型、智能型、平臺型、循環型經濟。大慶宏福現代農業小鎮、薩爾圖現代農科城等項目加快建設。11個信息惠民項目全部上線。新建改建電子商務產業園區10個、入駐企業304家。風電項目並網發電23個、裝機容量115萬千瓦,光伏項目並網發電18個、裝機容量300兆瓦。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新經濟等4個板塊預計實現增加值125億元。
以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為牽動,加快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建設,推動現代農業提質增效。調減玉米種植面積43.3萬畝,增加水田面積11萬畝,糧食產量預計達到108.5億斤、增長22%;支持『兩牛一豬三禽』標准化規模養殖,畜牧業增加值預計實現101.6億元、增長1.4%。推動食品產業走中高端路子,惠豐乳品投產,大北農生豬繁育加工等重點項目開工建設,中以合作奶牛示范牧場開啟大慶畜牧業發展國際合作新紀元,全市農業全產業鏈經營收入預計實現600億元、增長9%。農村電商主體達到1800多家、交易額近6億元。縣域經濟總量預計實現450億元。
組合開發休閑旅游、文化體育、商貿物流等特色產品,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承辦央視中秋晚會,參加魅力中國城競演,舉辦大型體育賽事。以創始城市身份加入中國工業旅游產業發展聯合體,截至11月末接待游客1846萬人次、增長13.1%,實現旅游收入128.4億元、增長24.7%。預計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實現262億元、增長10%。建成國家級文化產業試驗園區1個,5個項目列入全省『十三五』時期重點文化產業項目。金融業預計全年增加值實現68億元、增長8%。